摘要:咸豐二年,有“晚清書法第一人”之譽的何紹基入蜀,爲四川書法帶來了全新風氣,可謂是四川近代書法史的開端。”蜀中書家如趙熙、顏楷、謝無量、劉孟伉等,不一定有李叔同這樣明確的書法藝術創作意識,但這個時期他們的書法寫作,和何紹基、張之洞那一代人,的確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尊碑·變法·蟄伏

——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王家葵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竹禪 (1824-1901)《蜀江秋渡圖》

42cmx89cm

四川較之中原雖地理位置略差,但文風一直熾盛。西漢時期,成都是全國文化最爲發達,產生博士公卿人數最多的“四大區會”之一,出現“文翁倡其教,相如爲之師,其學比於齊魯”的學術盛況;唐代四川的社會文化發展,有“揚一益二”之稱;宋代“蜀學之盛,冠天下而垂無窮”。但因宋元之際與明朝末年的頻繁戰亂,蜀中文化逐漸衰落。清初,受明末戰亂影響,四川文化教育發展水平極低,進士寥寥無幾。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川按察使劉德芳重建錦江書院;道鹹之後,四川人口激增,社會經濟恢復較快,文化也逐步興盛;咸豐二年(1852),何紹基出任四川學政,整頓改革考試;光緒初年(1875),張之洞出任四川學政,創立尊經書院,扭轉了蜀中陳腐的學術風氣,也培植出了許多精英人才。

四川近現代書法作爲文化的一個方面,也呈現出大致相同的發展軌跡。清初的四川書法,乏善可稱;乾嘉時期,巴縣龔晴皋(1750-1825)、遂寧張問陶(1764-1814),書名較顯;咸豐二年,有“晚清書法第一人”之譽的何紹基入蜀,爲四川書法帶來了全新風氣,可謂是四川近代書法史的開端。本文試將四川近現代書法史分劃分爲三個時段,略作申說,管窺錐指,聊備一家之言。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張問陶 書法四屏

103cmx24cmx4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何紹基 金箋行書扇面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何紹基 行書四屏 148cmx39cmx4

尊碑:第一個時期,自 1852 年至 1898 年

何紹基(1799-1873)在入蜀以前,書名早已遍滿天下。他在《猿叟自評》中自述,“餘學書四十餘年,溯源篆分,楷法則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緒”;“餘學書從篆分入手,故於北碑無不習,而南人簡札一派不甚留意”。何氏於咸豐

二年到四川上任以後,“整頓試事,外極嚴而內處以寬,士皆畏悅”,作爲主管一省科舉教育的學政,對於當地士人的影響力極大。何氏入蜀,帶來了尊碑的風氣。他在蜀三年,求字者甚多,留下了許多墨跡。1985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紹基留蜀墨跡》,收入行草和隸書作品一百二十餘件。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顧復初 隸書對聯 145cmX20cmX2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顧復初 行書扇面

元和顧復初(1800-1893),以州判仕蜀,入完顏祟實幕。何紹基督學蜀中時,曾邀其襄校試卷。後爲吳棠、丁寶楨、劉秉璋幕僚。光緒中,顧氏被推爲蜀中第一書家。

南溪包弼臣(1831-1917),自創一種將北碑與南帖熔爲一爐的“包體”,對後來者如趙熙、顏楷、謝無量等人走上碑帖結合的書法之路影響甚巨。傳說慈禧皇太后亦聞其書名,呼爲“字妖”。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包弼臣(1831-1917)書法

96cmx52cm

湘潭王闓運(1833-1916),曾入曾國藩幕,後任成都尊經書院主講。其書法初學歐體,後專攻北碑。時人評論:“湘綺書筆重墨凝,朴茂多姿,蓋從北魏中出,雖爲文章所掩,然極堪寶玩也。”

南皮張之洞(1837—1909),雖不以書法聞名,但其在四川任學政時,刊行《書目答問》以教士子。書中把包世臣《藝舟雙楫》列爲學習書法的必讀書,成了傳播碑學的主要推手。

嘉魚劉心源(1848-1915),先後任四川夔州知府、成都知府,畢生研究金石文字,書法尤以新體魏碑見長。

桐城方旭(1851-1936),清末督學四川,民國後隱於成都,爲“五老七賢之”一。善書工畫,書法從唐入手,上追二王,敦厚平和。

華陽顧印愚(1855-1913),爲張之洞入室弟子,人稱“斗方名士”。法在大令、登善、元章之間,信手揮灑,自然疏秀,汪闢疆評論說:“蕭散多姿,可稱能品。”這一時期四川書法,雖有顧復初、方旭、顧印愚等以帖學爲主要根基的書法家,但整個書壇風氣的主流則是“尊碑”。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顧印愚(1855-1913)行書詩

17cmx60cm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顧印愚(1855-1913)楷書對聯

130cmx31cmx2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林思進(1874-1953) 阮籍詠懷詩

110cmx49cm

變法:第二個時期,自 1898 年至 1949 年

1898 年,發生了影響極爲深遠的“戊戌變法”,這是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戊戌六君子,楊銳、劉光第皆是川產,豈偶然哉。四川書法在此階段的關鍵詞,也是“變法”二字。這裏所說的“變法”,是指書法寫作的方式——不再是“古法”,不再是傳統的文人餘事,而變得更爲自覺,更加藝術。

曾留學日本李叔同說:“朽人於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案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面之形狀。於常人所注意之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帖之派,皆一致屏除,決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案畫觀之則可矣。”蜀中書家如趙熙、顏楷、謝無量、劉孟伉等,不一定有李叔同這樣明確的書法藝術創作意識,但這個時期他們的書法寫作,和何紹基、張之洞那一代人,的確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宋育仁(1857-1931) 望如雅有對聯

165cmx35cmx2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趙熙(1867-1948) 劉篔 焦山圖手卷

趙熙、胡薇元、宋育仁、劉念親、向楚題跋

25.5cmx306cm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趙熙 風愛花如對聯

133cmx32.5cmx2

榮縣趙熙(1867-1948),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光緒二十年,應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國史館編修。“戊戍政變”之先,趙熙不滿清朝政權之腐朽,久已傾心於新政理想,與楊銳、劉光第交誼甚篤。趙熙的詩歌、辭章、書法,皆噪名於當時。他的書法由顏入手,中年得力於歐陽父子,晚歲更上溯六朝,浸淫於南北碑版中。北碑之《張猛龍》《董美人》,南碑之《爨龍顏》《瘞鶴銘》,均攻之甚力。轉益多師,博涉多優。所作“峻整慄密,而又氣骨森張,近百年間,罕有與並”。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顏楷 《壺中九華詩》行書四屏

131cmx30cmx4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顏楷 《隴雲雪月》對聯

131cmx30cmx2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顏楷 《聚散古今》對聯

163cmx40x2

華陽顏楷(1877-1927),建威將軍後裔,世代簪纓,十六歲入南學(京城貴族子弟學校),頗受翁同龢的器重。後又從王闓運學,1902 年中舉,1904 年中進士,1905 年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法政。辛亥鼎革之後,不問政事,一心佞佛,曾任四川佛教會副會長。其書法受翁同龢影響較大,名滿蜀中。遺墨甚多,今成都人民公園內“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北面)猶存。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謝無量 《段宥廳孤桐》行書軸

131cmx32cm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謝無量 《上清詞》行書軸

131cmx34cm

樂至謝無量(1884-1964),民國初期在孫中山大本營任孫中山先生祕書長。1949年後,歷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在學術、詩文、書法方面都允爲一代大家。其書法一度被稱爲“孩兒體”,繼承了晉帖的氣韻生動和南北朝碑刻書法的質樸自然,出以閒逸,而又骨健神清。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郭沫若 行書軸

133cmx28cm

樂山郭沫若(1892-1978),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爲學書執筆八字要訣。其書法個性和時代特色都非常鮮明,被世人譽爲“郭體”。

雲陽劉孟伉(1894-1969),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川東遊擊隊領導人。1959 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早年學《鄭文公碑》,而後用功既久且博並深得精髓的是歐、顏及漢碑。隸書蒼勁深雅,凝重峻拔,其行草剛健雄渾,如鐵鑄玉成,皆顯示其剛毅倔強的性格。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張大千 致方地山信札

28cmx34cm

內江張大千(1899-1983),書法初師李瑞清和曾熙,自雲:“居上海,受

業于衡陽曾夫子農髯,臨川李夫子梅庵,學三代兩漢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在李、曾的基礎上,張大千轉學多師,參以宋人黃庭堅的筆勢,用筆跳蕩靈動,神采清雋奇肆,形成了獨具面目和個性的書體。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餘燮陽 (1877-1943)行書四屏

140cmx33cmx4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公孫長子 (1882-1942)雙鉤行書

105cmx33cm

這一時期的四川書法名家還有中江王乃徵,書法長於北碑,辛亥革命後隱於申江鬻字。內江公孫長子,師法龍門二十品,以碑體、飛白及雙鉤名世。內江餘燮陽,平生寢饋二王,早年習北碑,榜書凝重渾厚。榮縣但懋辛,楷法平原,長於榜書。名山吳之英,好用濃墨,善於結字,書法結構奇異,別開生面。廣安蒲伯英,各體兼善,尤長於行書。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劉鹹炘 (1896-1932)隸書小品

34cmx30cm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向楚(1877-1961)行書軸

106cmx34cm

雙流劉鹹滎,行書墨腴筆健。巴縣向楚,行書點畫平實,意態輕鬆。華陽林思進,行筆灑脫,點畫生動,不失雅意而自成面目。華陽餘舒,深得唐碑精髓,工楷書和草書。華陽喬大壯,長於楷書,亦善篆刻。富順鄭誦先,所作章草,蒼勁雄渾,氣魄宏大。廣漢馮灌父,初宗二王,後潛心蘇米,蒼勁挺拔。成都伍瘦梅,喜篆隸,篆書類秦詔版。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戰時期,陪都重慶和後方城市成都,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人,書法的寫作、展覽、研究、交流,也頗爲頻繁。在抗戰時期流寓巴蜀的著名書家有:于右任、沈尹默、馬一浮、潘伯鷹、豐子愷、沈子善、譚延闓、遊壽、祝嘉、徐悲鴻、呂鳳子、胡小石、臺靜農,等等。他們流寓巴蜀時的作品,也是四川近現代書法史上的重要一頁。

自“戊戌變法”至一九四九年大陸政權易幟,半個世紀中,國事魚爛,生靈塗炭。但“國家不幸詩家幸”,書法呈現出名家輩出、名作迭現的繁榮局面。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施孝長(1888-1974) 山水小品

33cmx19cmx4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佘雪曼(1908-1993) 怪石叢篁圖 83cmx24cm

蟄伏:第三個時期,自 1949 年至 1979 年

這段時期是“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三十年時間,社會主義實踐處於曲折艱難之中,犯了嚴重錯誤。特別是十年“文革”,傳統文化遭到極大摧殘。書法這門藝術形式,在狂飆猛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也只剩下刷標語、寫大字報之類的作用。不過,“潛龍在淵”,即便是在最晦暗的時期,書法家們也未嘗一日忘情於書寫。他們大多處江湖之遠,簞食瓢飲,將生命寄託於書法。同時,在地下“蟄伏”狀態中,向年輕一代傳承書法等傳統文化,燈燈相照,薪火不絕。

郫縣餘中英(1899-1983),早年曾任軍政職務,五十年代始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書法繪畫分別得趙熙、齊白石指授,晚年尤愛章草 , 每用廢報紙臨摹 , 運筆如飛 , 引以爲樂。先後向他拜師學書者數十人 , 皆得其悉心教授。

仁壽馮建吳(1910-1989),早歲赴上海求學於昌明藝專,爲吳昌碩再傳弟子,後返川教授書畫。書法得吳派真傳,以篆隸見長,熔鑄北朝書風和漢碑漢簡爲一體,雄強剛健、磅礴朴茂。

王家葵丨尊碑·變法·蟄伏——四川近現代書法管窺(1852-1979)

陳子莊(1913-1976) 山水小品

榮昌陳子莊(1913-1976),自幼習畫,早年在成都等地賣畫,受齊白石、黃賓虹啓發。中年生活坎坷,三餐難繼,仍寫字作畫不輟。

這一時期的四川名家還有:雙流劉東父、成都施孝長,皆擅長行書和小楷。成都王砥如,師法歐陽詢,堪稱精熟。江安黃稚荃,女中才子,行草遒勁秀美,喜作篆隸。成都丁季和,早年就職新聞界,其行草飄逸。成都徐無聞,研究文字學,尤長甲骨文,集中山王器銘文書法別開生面。

這些老先生的入室弟子們皆能傳其所學。如何應輝傳施孝長、陳滯冬傳陳子莊、張景嶽傳餘中英、謝季筠傳丁季和等。一九七九年後,文化復甦,老先生們的書法重新煥發出藝術光彩。他們的弟子成爲了當代四川乃至全國書法界的中堅力量。

本次詩婢家拍賣有限公司廣泛徵集,蒐羅宏富,推出“清格”專場,包括一百餘件近現代四川名家之作。這批作品中的書法部分,將諸多四川近現代書法名家“一網打盡”。作品諸體皆備,形式多樣,不乏銘心之品,將其視爲一部小型的四川近現代書法史圖鑑可也。

二零一七年十月於成都

注:本帖圖片作品均爲詩婢家2017年秋拍拍品。

更多拍品及資訊敬請關注“詩婢家”官網。

轉載聲明: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衆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爲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嶽——南嶽紀遊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