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普查數據造假 雲南兩縣被國家統計局點名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 旭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爲了要摸清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家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就好比五年一度的全身“大體檢”,必須通過全方位的調查來展示經濟發展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在這一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的推進過程中,竟然仍有地方被曝出統計造假行爲。

5月28日,國家統計局官網發佈了《關於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和建水縣經濟普查違法案件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根據羣衆舉報,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統計局近期對雲南省瀘西縣和建水縣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違法舉報線索進行了立案調查。立案調查發現,瀘西縣和建水縣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普查數據嚴重失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今年4月18日發佈《關於吉林省白城市經濟普查違法案件的通報》後,國家統計局再次披露正在進行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出現的違法案件具體情況。從兩份通報的內容看,這幾個被“點名”的地區存在着不少共同問題,如地方政府部門干預企業獨立上報經濟普查數據等。

職能部門編造企業普查數據

此次國家統計局針對雲南兩縣經濟普查造假案件所發佈的通報,具體披露了哪些問題?

通報顯示,瀘西縣和建水縣經普辦通過召開工作培訓會議等方式,指使、授意企業按照指定的數據填報第四次經濟普查報表。

瀘西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要求企業按照給定的增速或數據填報,教育體育局編造並代填代報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數據,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有關鄉鎮要求普查對象按照任務數上報。

此外,建水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以“調研”名義干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普查數據,有關鄉鎮僞造投資項目入庫材料和合同、打捆並代填代報企業統計數據。建水縣委和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提供虛假情況,嚴重阻礙統計執法監督檢查,有關部門譭棄相關證明和資料,造成嚴重後果。

此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信息顯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首次使用聯網直報,普查員手持移動終端設備將數據直傳國家統計局,改變了以往“逐級彙總”的處理方式。此外,經濟普查還明確對規模以上企業實行聯網直報制度。

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案件詳情看,雲南兩縣有關部門通過各種方式干預了企業直報統計數據,甚至帶頭編造假數據,既與此次經濟普查的“操作方式”嚴重不符,也污染了真實可靠的統計數據。

無獨有偶,之前被國家統計局“點名”的吉林省白城市,也存在着地方職能部門干預企業獨立報送數據的問題。此前的通報顯示,白城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洮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通榆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階段,通過多種方式違法干預普查對象獨立真實上報普查資料,導致部分一套表企業普查數據嚴重失實。

  造假地區頻現經濟大幅下滑

從以往案例來看,在經濟數據上“動手腳”的地方,往往存在着經濟增長“斷崖式下滑”的問題。

以上文提及的吉林白城市爲例,在國家統計局“點名”後的5月12日,該市發佈了《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3月》季報。季報顯示,據初步覈算,今年1至3月白城市生產總值增長率爲負16.2%,其中,該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當期增長率分別爲下降22.1%和13.6%,出現了“兩位數”的負增長。

在吉林省的9個市州中,白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不僅排在倒數第一位,即使在僅有的兩個地區生產總值下降的地市中,降幅也遠遠大於排倒數第二位的松原市(增速爲負1.7%)。

此前披露的一些案例也有相似的問題。比如去年6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期間,提請審議的關於檢查統計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國家統計局根據舉報線索覈查數據異常的2051家企業和2942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1195家企業、2775個投資單位的統計數據存在編造、虛報。

一些企業、項目統計數據的編造、虛報倍數還很高。例如,國家統計局執法檢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數據發現,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的違法企業平均虛報率高達56倍。

就在這則消息發佈的同一年,天津濱海新區就經歷過一輪GDP擠水分,將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調減到原數據的三分之二。今年初發布的該區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濱海新區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部分指標增速沒有達到預期。記者還注意到,截至目前,濱海新區仍未發佈去年該區GDP的詳細數據,僅公佈2018年當地GDP“可比增長”4.4%。

  將開展統計督察嚴懲統計造假

針對目前暴露出的地方統計數據造假案件,有關職能部門也在推動針對性措施,堅定不移防範和懲治普查造假、弄虛作假。

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指出,國家統計局將在2019年首次組織開展統計督察工作,監督檢查有關地區和部門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計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統計法律法規、國家統計政令等情況,推動統計法定職責履行、統計違紀違法現象治理、統計數據質量提升。

會議強調,要抓緊出臺實施辦法,做到督察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各有關地方和部門要按照督察的相關規定認真做好督察的準備和配合工作,確保統計督察開好局、起好步。

此次發佈的通報也強調,對於瀘西縣、建水縣發生的經濟普查違法案件,國家統計局將按規定和程序移送雲南省委省政府依紀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本文來自於每經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