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熟知的隋唐演义中有个靠山王杨林,书中描写他是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权,为人正直无私,虽然很赏识秦琼等英雄,但对隋朝忠心耿耿,一心想挽回天下大势,最后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影视原型中靠山王“杨林”

但鲜为人知的是,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隋文帝杨坚的五弟杨爽,纵观他传奇的一生,十七岁拜大将军,十八岁封卫王,十九岁封上柱国,二十岁封行军总管,二十一岁带兵大破突厥,二十五岁英年早逝,他短暂的一生像流星一般璀璨划过,尤其在隋初抵抗突厥的入侵立下赫赫战功。

突厥曾经两败于隋唐,从而让人忽视他的强大。事实上,突厥在南下中原之前几乎战无不胜。突厥人自称是“白鹿与苍狼”的子孙,崛起于塞北的突厥人善于骑射,性情悍勇,突厥狼骑“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公元552年,突厥汗国正式建立,其后马不停蹄的进行对外征服战争,威服塞外诸国,其盛时东自辽海,西至里海,南自蒙古沙漠,北至贝加尔湖,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

突厥版图

在南北朝末年,面对拥有数十万精锐狼骑的北方霸主突厥,北齐北周统治者对其俯首帖耳,“争相结好,倾府藏以事之”,每年进贡、和亲以满足突厥的贪欲。北齐北周的东西拿多了,突厥人也不怎么把这两个邻居放在眼里,突厥的佗钵可汗曾对部署得意洋洋地说:“我南边的这两个儿子这么孝顺,我还愁物资缺乏吗?”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一反北齐北周争相讨好突厥,不断进贡的惯例,对突厥不理不睬。突厥人见南边的“儿皇帝”不恭顺,不送东西了,勃然大怒,发兵教训中原。自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开始不断南下入寇,沿途烧杀劫掠。开皇二年,突厥更是发倾国之兵,约四十万狼骑侵入长城,东扰平州(今河北北部),马邑(今山西朔县),西侵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今甘肃),上郡、弘化,延安(今陕西北部),隋朝的北方,东北,西北三边无不受敌,突厥狼骑所到之处人畜不留,遍地狼烟。

大隋虎贲重骑

面对突厥人的强横,已经完成北方统一的大隋并未屈服。在高层坚决反击的意志下,中原王朝的战争潜力开始发挥,大隋先后动用二十万大军,十六万匹战马,就连戍卫首都的精锐之师也调往前线,各种后勤辎重,各州县粮草堆积如山的,并征用了不计其数的马车牛车,仅所动员的后勤民夫就达百万之众。开皇三年(583年)夏,隋文帝任命年仅二十一岁的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统兵二十万分兵八道出塞讨伐突厥。杨爽率军行至白道时遭遇突厥主力大军,当时突厥沙钵略可汗麾下有十万狼骑,且一路胜利,对中原军队战斗力十分轻视。杨爽身边只有两万人,但是他的杀手锏是自己亲手调教,倾大隋倾国之力打造的五千虎贲铁骑,这支精锐重甲骑兵人马俱装,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到之处碾为齑粉,犹如坦克一般。于是,猎人和猎物的角色互换了,杨素乘突厥不备之机亲率五千俱装铁骑冲击突厥大营。面对人数远比自己多的敌军,大将军王杨爽采用“倒卷珠帘”的战术,进攻敌人的薄弱点,利用敌军薄弱点的溃败散发恐惧,从而彻底摧毁敌人的士气,在隋军的冲锋下,不可一世的突厥军队崩溃了,沙钵略服可汗甚至连金甲都来不及穿戴,在齐腰深的草丛中匍匐,逃得性命,突厥军队一路逃亡,饥瑾难耐,没有粮食,一路只能“粉骨为粮”,死者无数。隋军乘机反击,一路追亡逐北,收复失地,军事反击取得全面胜利。

突厥的战败使内部矛盾激化,同时长孙晟的合纵连横,挑唆突厥各部,使其陷入内战,最终一分为二,公元583年也成为突厥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