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5月25日,第72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各项大奖最终尘埃落定。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主竞赛单元入围的21部影片中,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摘得金棕榈大奖,然而这符合戛纳电影节一贯的口味吗?在历年的获奖电影中,什么样的电影才会赢得评委们的青睐?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年轻的阿迈德》

本届戛纳电影节提名片单一出来,大家对达内兄弟肯·洛奇这样的金棕榈常客都无比期待,本以为他们又会带着新作轰炸戛纳,结果却输给了韩国类型片大师奉俊昊,以及年轻的法国女导演玛缇·迪欧普,场刊评分也远远落后于口碑爆棚的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以及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场刊评分达内兄弟的《年轻的阿迈德》和肯洛奇的《对不起,我们想念你》对比《寄生虫》)

所以本届戛纳电影节上《寄生虫》、《大西洋》、《燃烧女子的肖像》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大西洋》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燃烧女子的肖像》

如果你想参加戛纳,拍出什么样的影片才会获得评委会的青睐?本篇文章就为你揭秘戛纳选片的“套路”!

选片制度大揭秘

首先,你的电影要想入围戛纳,分为如下四步

第一步:填表

第二步:传片!

第三步:寄送!

第四步:交钱!

你先要衡量自己的作品是否满足参选条件(如下):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然后电影制作方或作者,先要在戛纳官网上登记电影作品信息,然后支付报名费和展映放映费。再花钱把你的作品按格式要求刻成光盘,寄送到法国。说白了,你想让自己的电影在这样的世界最高规格的电影圣殿上放映给全世界最专业最耀眼的电影界大咖们看,还是要舍得花钱的!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当然,这只是自荐参赛的模式。你要知道,像戛纳这样的国际大型电影节,都有选片的密探,分布在世界各地,打探各个国家的电影情报,然后给一些优秀的作品制作人发送参赛邀请。甚至,备受国家关注的电影作品,会得到本国政府的推荐,通过官方游说的方式让你的作品选送戛纳!

作品到了戛纳还没完,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影片被列入考虑范围,因为保不齐有些财大气粗的大款把一些垃圾作品送到戛纳。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戛纳委员会把每一部电影都看一遍,评判其优劣,决定它是否有资格进入戛纳的某一单元。那么进入哪一个单元也需要评委会来判定,戛纳官网上说的也很清楚: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目前的官方评委会认可的单元有3个主竞赛单元,非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如果对于某部影片能否参展存有争议,那么决定权将交给戛纳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他会亲自看一遍电影,做最终决定。

国家倾向大数据

细数过往30届的戛纳电影节,共入围546部影片,其中法国102部,美国79部,英国18部,中国也有18部。其中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374部,其中名列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法国68部,美国54部,日本20部一种关注单元入围最佳影片的有172部,名列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法国35部,美国25部,中国11部

三十年中获得金棕榈大奖最多的国家有: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法国6部

1999年《罗塞塔》、2002年的《钢琴家》、2006年的《课室风云》、2012年的《爱》、2013年的《阿黛尔的生活》、2015年的《流浪的迪潘》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钢琴家》

在法国戛纳这座城里,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遵从"主观的现实主义"的口号,具有导演"个人风格"。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比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在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巨大影响后,反对传统的电影风格,主张个人精神和意志的表达。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美国6部

《性、谎言和录像带》、1990年的《我心狂野》、1991年的《巴顿芬克》、1994年的《低俗小说》、2003年《大象》、2004年《华氏911》、2011年《生命之树》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低俗小说》

欧洲的同行似乎很乐意来肯定美国人。美国确实有惊人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当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少熟烂的、陈套的电影产品,但成熟的工业、庞大的市场和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也为创造力的培育以及天才偶尔的惊鸿一瞥提供了电影创作生态。一百多年来,大西洋两岸的新旧大陆在许多维度进行着互动,而电影当然是欧美文化互动中最有趣的一种。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性、谎言和录像带》

《华氏911》《大象》《低俗小说》《巴顿芬克》《我心狂野》《性、谎言和录像带》这几部获奖大片中,大部分影片的成功归结于真实。一部分获奖电影涉及着暴力,性等的内容,属于美国地下电影,然而正是美国电影的多变和创作激情引领着美国电影在欧洲大放异彩。比如《巴顿芬克》中不多的人物和场景都是提炼自生活,再经过卡夫卡式的夸张处理,明显带有魔幻色彩和超现实主义风格。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英国3部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秘密与谎言》

1996年《秘密与谎言》、2006年《风吹稻浪》、2016年《我是布莱克》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风吹稻浪》

英国是当代戏剧的发祥地,也是个传媒行业极度发达的国家,新闻媒体和纪录片也举世闻名。从这里也诞生出不少有着顶尖才华的导演和演员,他们功底扎实,文化修养深厚,从而会将镜头对准历史、对准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他们擅长以凝练的长镜头,给社会底层以温柔的体认,用纪实稳重的表达,描绘出不同情绪和众生相,在对话与特写里见缝插针,最终把电影推向出令人震撼的戏剧性高潮,最后的时刻再将矛盾激化,和解,升华《我是布莱克》讲述的是木匠因心脏病被迫失业后,与一位需要照顾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相遇并相互扶持的故事,就是将主题聚焦在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上。肯洛奇用了一种冷静平和的眼光来注视着底层人民,最终达到了一种深广的现实主义意味。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日本2部

日本有2部,分别是今村昌平的《鳗鱼》(1997)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2018)。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鳗鱼》

大部分日本获奖影片所反映的都是现当代日本社会的风俗和世态人情。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描写,而是通过电影的技巧把这些世态风俗用一种出色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使是外国人居多的戛纳评委们,对电影表现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紧张感、层次感和幽默感也会很容易领会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小偷家族》

总体来说,近30年法国电影紧追不舍,获奖频率比上世纪戛纳早期明显偏高,终于能跟美国电影在金棕榈上平分秋色了,这也充分印证了我们之前提到的戛纳与好莱坞的微妙关系(戳链接阅读相关文章《这些在好莱坞无人问津的作品,却在戛纳口碑爆棚》)。

金棕榈的常青树导演

说完了戛纳获奖最多的国家之后,我们来盘点一下戛纳电影节30年来最受关注的导演。

NO.1 肯·洛奇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第一名就是肯·洛奇了,他被提名金棕榈的影片数量为12部,分别是1981年《眼神与微笑》、1990年《致命档案》、1993年《石雨》、1995年《土地与自由》、1998年《我的名字是乔》、2000年《面包与玫瑰》、2002年《甜蜜十六岁》、2009年《寻找埃里克》、2010年《最危险的路》、2012年《天使的一份》、2014年《吉米的舞厅》、2019年《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吉米的舞厅》

在戛纳有所斩获的影片有8部,分别是:1979年《黑杰克》费比西奖、1990年《致命档案》评审团大奖、1991年《底层生活》费比西奖、1993年《石雨》评审团大奖、1995年《土地与自由》费比西奖、2006年《风吹麦浪》金棕榈大奖、2012年《天使的一份》评审团大奖、2016年《我是布莱克》金棕榈大奖。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天使的一份》

肯·洛奇1936年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法律系出身的他1964年拍摄了第一部电视短片《凯瑟琳》,正式成为导演。他也是英国新浪潮导演的先锋,作品以其对底层民众和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电影以浓浓的写实风格见长,他很喜欢演员的即兴互动和自由发挥 。他是英国工人阶级代言人,作品中角色多来自英国底层社会:单亲妈妈、没人管教的孩子、酗酒的下岗职工、黑社会小混混、外来移民等等,这些边缘的角色共同构成了肯·洛奇的电影世界,也成为了外界了解英国的另一扇窗。

NO.2 努里·比格·锡兰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也是一位戛纳的大赢家。提名金棕榈的作品有5部,分别为:2003年《远方》、2006年《适合分手的季节》、2008年《三只猴子》、2011年《小亚细亚往事》、2018年《野梨树》。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适合分手的季节》

获奖的有5个2003年《远方》评审团大奖、2006年《适合分手的季节》费比西奖、2008年《三只猴子》最佳导演、2011年《小亚细亚往事》评审团大奖、2014年《冬眠》金棕榈大奖。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远方》

他的两部大作《冬眠》和《野梨树》都是时间为三个小时的艺术片。锡兰的很多电影有很强的疏离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闷片。但是大闷片确实很适合呈现生活真相。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冬眠》

锡兰总是会在影片中流露出宗教般的夙命感,比如坚持不懈地跟拍一个落地的苹果,完整地展示它从坠落、滚动、跌入溪流、顺水而下直至被淤泥阻挡的全过程,在安静的镜头中尽显生命的轨迹与张力。真不知道锡兰要浪费多少胶片,才能完成这完美流畅的长镜头语言!

NO.3 达内兄弟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除此之外的戛纳常青树,就是达内兄弟了。今年达内兄弟的影片《年轻的阿迈德》入围戛纳电影节也引来了一阵热议,但展映后却反响平平。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他人之子》

他们被提名金棕榈的电影为6部2002年《他人之子》,2008年《罗尔娜的沉默》,2011年《单车少年》,2014年《两天一夜》,2016年《无名女孩》,2019年《年轻的阿迈德》。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年轻的阿迈德》

获奖的有4个2011年《单车少年》评审团大奖,2005年《孩子》金棕榈大奖,2008年《罗尔娜的沉默》最佳编剧,2011年《单车少年》评审团大奖。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作为当今世界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重要组合,比利时导演达内兄弟从戏剧入行,并带着多年的纪录片的拍摄经验,投入了剧情片的创作。他们在欧洲有口皆碑,因所处社会和语言环境都跟法国相似,作品的制片地也几乎选在了法国,所以他们的电影也更容易受到戛纳的青睐。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孩子》

影片大多呈现了工业城市在社会的转型期被时代忽略、遗忘的人群。通过聚焦失业、移民和青少年等社会问题,深究了对人性的探索,构建了他们风格化的影像世界 。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视听和叙事风格,继承了欧洲写实主义的传统并加以极致化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带有克制与隐忍的特殊美感。

NO.4 迈克尔·哈内克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迈克尔·哈内克,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是奥地利编剧、导演。作品提名金棕榈的有5部,分别为:1997年《趣味游戏》、2000年《巴黎浮世绘》、2001年《钢琴教师》、2005年《隐藏摄像机》、2017年《快乐结局》。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钢琴教师》

获奖的有4个2001年剧情片《钢琴教师》评审团大奖、2005年悬疑片《隐藏摄像机》最佳导演奖、2009年《白丝带》金棕榈大奖、2012年《爱》同时获得第65届戛纳金棕榈大奖和第8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白丝带》

跟锡兰的电影风格在叙事节奏和表现出的内在张力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哈内克的作品,以“残忍、赤裸的叙事风格”著称,擅长以冷静到几乎冷血的利落影像风格,处理人性的黑暗面。他的个人风格基本上可以用简约、节制、冷静来形容,而思考的命题则更多侧重于现代人心理,权力、爱情、金钱和欲望是他所要创作的主要方向,他主张让观众参与影片,主动在影片中去寻找他想表达的真相。

风格和题材的偏爱

对于最终金棕榈大奖的归属,戛纳也有自己青睐的电影类型和风格,从上面几位戛纳常青树导演的作品我们就能窥见一斑。

除此之外,与奥斯卡这种老牌学院派奖项不同的是,戛纳对政治正确并不感冒,戛纳的包容性更强,一定不会放过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

总的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戛纳电影节选片青睐的主题,更多是关注人类生活、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和心理,如果还能反应严峻的社会现实就更好了。

反观近十多年来斩获金棕榈大奖的影片,基本都是反应现代人生活困境、社会现实并关注人类精神层面的题材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是枝裕和

像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肯洛奇的《我是布莱克》、柯西胥的《阿黛尔的生活》哈内克的《爱》《白丝带》、马利克的《生命之树》、劳伦·冈泰的《课室风云》、达内兄弟的《孩子》以及锡兰的《冬眠》,都是凭借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而获得了金棕榈。反映了亲情、家庭和感情生活的困境和人类精神层面的缺失,或者是教育、阶级和种族等更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影片中的故事看似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在它看似平淡的现实描写中却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内在张力,从而让人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最终会发现,其实“这些就是我们的生活”。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我是布莱克》剧照

除此之外,《方形》则是在探讨中产阶级的个人欲望和大环境的道德沦丧,反映了对知识分子的辛辣嘲讽,在一中超现实的闹剧中荒诞地传达了对这个时代的批判;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生命之树》剧照

《生命之树》的导演马利克则更是个精神世界的超现实诗人,在对现实生活的抒情中穿插着对世界这哲学性的思考和幻想;阿彼察邦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在努力还原童年回忆和真实生活的同时,风格上更是幻想与现实的结合,这可能也是戛纳跟奥斯卡和柏林最大的不同,它更接纳超现实,这种超现实是注重幻想在现实上的延伸和拓展

如果要按影片主题、探讨对象来划分概括的话,我们可以把近十年的戛纳大奖影片标签化,就能更清晰地发现金棕榈光环照耀的电影都是什么样的:

《寄生虫》:家庭阶级矛盾人性类型电影

《小偷家族》:家庭生活亲情阶级矛盾底层人民社会制度现实主义

《方形》:生活中产阶级社会道德艺术超现实

《我是布莱克》:生活底层人民社会制度现实主义

《流浪的迪潘》:底层人民犯罪暴力成长

《冬眠》:生活底层人民精神层面现实主义

《阿黛尔的生活》:情感生活阶级矛盾LGBT现实主义

《爱》:两性情感生活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社会制度现实主义

《生命之树》:中产阶级家庭生命生活成长哲学精神层面超现实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成长生命童年奇幻超现实

(给小编加个鸡腿吧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可以看得出,戛纳电影节评选影片关注问题的角度决定了影片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在艺术和思想上的深度方面,戛纳电影节更愿意挑选那些可能引起关注和争议的影片,哪怕情节有点沉闷。虽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现实,但获奖影片之间在题材风格上也有共性。从上面的标签中,最容易被发现的就是一个关键词——“阶级”和“生活”。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方形》剧照

确实,这些影片便是在描绘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关注现代人情感、精神和心理最终深刻地抛出社会阶级问题的探讨,大概这也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根生蒂固的矛盾有所关系。毕竟艺术也好、电影也罢,对现实的意义不过是为了或呈现、或阐释、或解决人类社会的困境所存在的。

-END-

「往期回顾」

「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寄生虫」创造历史?戛纳72年获奖套路全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