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普通人來說,根本沒有必要走上一段路去圖書館或書店,何況,很多書它們根本就沒有收藏。週末去得晚一些是沒有位置坐的,很多人自帶電腦過來自習,走廊裏能看到四處參觀拍照的人。

你還去圖書館嗎?不是學校上自習那種,是城市裏的公立圖書館。

隨着紙質書的數據化,電子書市場越來越完善,閱讀,或者查資料,沒有什麼不能在電子產品裏解決。對普通人來說,根本沒有必要走上一段路去圖書館或書店,何況,很多書它們根本就沒有收藏。

曾經有一段時間,實體書店紛紛關門,只剩下一些老牌書店以賣教材爲生,公立的圖書館也只對老人有吸引力。大家在爲書店尋找附加值的時候,咖啡和文創產品是一種選擇,“顏值”則是另一種。不需要太大的佔地面積或太好的選書品味,空間設計和整體的氛圍勝過一切。

走進被譽爲“中國最美圖書館”嘉定圖書館時,也會有這樣的錯覺。這裏以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和優美的環境著稱,卻沒有多少藏書;這裏遠離市中心,距離最近的 11 號線白銀站下來還有 2 公里的路程,卻人滿爲患。週末去得晚一些是沒有位置坐的,很多人自帶電腦過來自習,走廊裏能看到四處參觀拍照的人。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實際上,這裏是上海圖書館在嘉定區的分館,西側都是文化館的部分,演出排練室、劇場、視聽室,一應俱全。一樓的兒童閱讀區旁還有小的遊樂室,很多家長在週末的時候陪着小孩排練,演出,再到旁邊看一會兒書。

圖書館也要拼

劇場

圖書館也要拼

兒童閱讀區

而拋開這些其他功能時,真正看書的地方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這還算上了不太有人去的特藏室。但過去看書的人似乎並不在乎書的多少,有 WIFI 和插線口就足夠了。你可能會同意這個觀點:這裏是以拍照爲主題的自習室。

圖書館也要拼

真要欣賞這個圖書館的建築設計的話,你可能想要的信息是:它來自建築事務所馬達思班的創始人馬清運,是馬達思班在上海“新江南建築”系列的其中一個。

設計繼承了江南書院的風格,僅有兩層。使用了陶瓦、玻璃窗、斜坡屋檐、天井等元素,是在傳統的材料和意境裏做出的現代設計。自 2013 年 6 月正式開放的那一年,就被美國權威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評爲“全球最佳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圖書館也要拼

圓孔窗、陶瓦牆和綠色盆景,有園林的意境

你沒準還記得之前北戴河的三聯圖書館,嗯,它更廣爲人知的名字是“最孤獨的圖書館”。更準確的說法是,它是一個房地產項目的增值部分,不過不小心成爲大家尋找美和孤獨的地方。人去得太多,孤獨肯定不夠用。

同樣,烏泱泱擠在一起想和書店合影的,還有廣州太古匯和成都遠洋太古裏的方所,以及南京的先鋒書店。倒不是說這些地方完全沒有看書買書的人。嗯,其實因爲拍照的人多了,順手翻一翻的概率也要大上很多。

圖書館也要拼

北戴河三聯圖書館

圖書館也要拼

成都遠洋太古裏方所書店

圖書館也要拼

南京五臺山先鋒書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