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信任度再創新低,經濟和民生是根源

在寫這篇文章前,剛剛看到俄羅斯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0.5%,遠低於去年四季度的2.7%。俄羅斯原財政局長,現審計院院長庫德林說,俄羅斯過去10年間,增長率已經下降到了1%。自2013年起,俄羅斯經濟已經連續6年陷入了萎靡不振之中。

對於普京總統的“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不一樣的俄羅斯”的豪言壯語。有喫瓜羣衆戲評:普京用二十年還給了俄羅斯人民一個廣東GDP。假如再給他幾年時間的話,他一定會還給俄羅斯人民一個廣州GDP。普京總統不僅在俄羅斯有着高威望和高支持率,就是在域外也有着衆多的“鐵粉”,認爲普京無所不能。對於普京的經濟成就,普京的鐵粉認爲“都是美國製裁造成的”,至於美國爲什麼制裁俄羅斯,或閉口不談,或指美國有意打壓。總之,是美國亡俄羅斯之心不死。這裏有個邏輯矛盾之處 ,那就是既然普京“無所不能”,那爲什麼還會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下束手無策呢?當然,也有的網友替普京辯解的很詼諧和幽默。意思是:大家都曲解了普京這句話的意思。普京說“還給俄羅斯人民一個不一樣的俄羅斯,沒毛病啊!現在的俄羅斯和過去的俄羅斯確實不一樣啊!人家普京總統又沒說不一樣是指具體的什麼?”想想也對。

普京信任度再創新低,經濟和民生是根源

據獨立調查機構全俄羅斯輿情研究中心5月26日的最新調查,普京總統的信任度較之上一次調查又有降低,這次的信任度僅爲31.7%,上一次調查結果是33%。雖然下降幅度並不大,但也從側面反應了俄羅斯民衆正在失去耐心。人們常說“民以食爲天”,戰鬥民族精神可以使人振奮,但激情過後,還是需要填飽肚子來補充能量的。雖然這個信任度和大選的民調支持率性質有區別,但不可否認的是,普京在俄羅斯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確實在下降,直白的說,隨着後普京時代的到來,普京在俄羅斯民衆的心中正在走下神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過去只有反對派基於政治目的而舉行一些反對普京的示威抗議活動,但自從去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因“延長退休年齡”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後,一些原來沒有政治立場的俄羅斯普通民衆也加入到了反對派組織的抗議活動中。不管是2011年突尼斯動亂還是前不久的阿爾及利亞和蘇丹的動盪,都在表明民生問題永遠都是壓垮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普京信任度再創新低,經濟和民生是根源

有人曾評價過普京總統,說“普京出現在了俄羅斯最需要他的時候!”確實,葉利欽之所以將俄羅斯的權杖提前交到普京手中,是因爲俄羅斯在獨立後的轉型期政治混亂,經濟無序,國力一落千丈,那時的俄羅斯確實需要一位政治“鐵腕人物”來整頓吏治,恢復秩序,重拾信心。而普京確實做到了!普京接手俄羅斯後,利用世界能源市場“井噴時代”和美國反恐戰爭這兩個機遇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阻遏了寡頭經濟的膨脹勢頭,重拾軍工,重建軍隊,重視民生。在俄羅斯國力恢復的同時,他個人也收穫了高威望,穩定了自己的執政基礎和地位。終於成爲了一個威權式的領袖人物。可是,對普京評價的下半句也同樣在普京身上應驗了!

普京信任度再創新低,經濟和民生是根源

普京確實爲俄羅斯的穩定和恢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無可置疑!可是,對普京評價的下半句卻也在應驗着。下半句是:“普京容易被精神所綁架,必將遺恨於民生,輸在過於剛愎自用”。確實,在俄羅斯國力恢復後,普京本來完全可以再鞏固一段時期,但他急於證明俄羅斯戰鬥民族精神的存在,急於重登世界政治和軍事舞臺的中心,所以纔有了阿布哈茲和南奧賽梯從格魯吉亞的分離和2008年的俄格五日戰爭。纔有了後來的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和頓巴斯地區的分離。如果單從俄羅斯角度來說,普京無疑是民族英雄。但如果放在世界範圍來看,俄羅斯付出的代價是很難用一塊戰略要地來衡量的。其後果是,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比之十年前更加單一,政商投資環境日漸惡劣,據報道,金融巨鱷摩根史丹利已經決定撤離俄羅斯,其CEO已經明確表態將在2020年交出營業執照。給出的理由是“政商環境不適合發展”。

普京信任度再創新低,經濟和民生是根源

歷史代有人才出,一個人的輝煌終究會成爲記憶。對於普京個人來說,他無疑是優秀的,他在該出現的時候出現在了俄羅斯的歷史節點上。但在自然規律面前,普京也必將老去,而俄羅斯卻依然年輕。俄羅斯今後的路還很長!因此,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組織的一次反對延長退休年齡的抗議集會上,有俄羅斯民衆喊出了這樣一段話:“普京總統,你是偉大的,俄羅斯人民不會忘記你!但是,我們需要國家尊嚴,也需要魚子醬!請給年輕人一次機會吧!”人們常說覆水難收!儘管普京是聰慧的,儘管普京也知道民生之於政權的關聯性,但在戰鬥民族精神“感召下”,以及19年執政生涯養成的慣性思維,將使普京很難自我超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