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22日和23日,當珠峯迎來最佳天氣窗口時,數百名獲得許可的登山者和夏爾巴人計劃衝頂。當地時間27日,又有一名登山者在擁擠不堪的珠峯上死亡,至此珠峯“大堵車”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1人。

在人類的最高峯,一場生命的考驗正在進行。

當地時間27日,又有一名登山者在擁擠不堪的珠峯上死亡,至此珠峯“大堵車”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1人。

那麼爲什麼會發生本次“大堵車”?登山者集中死亡的原因背後有哪些問題疏漏?珠峯面臨的嚴峻環境問題該如何解決?

珠峯出現“大堵車”。(圖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夏爾巴嚮導人數短缺

5月15日,49歲的夏爾巴人卡米·裏塔帶領印度登山隊登頂海拔8844米的珠峯。這是他第23次登頂世界最高峯,這一紀錄也鞏固了他“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高海拔登山者之一”的地位。

1994年5月14日,卡米作爲高級嚮導,參加了人生第一次攀登珠峯的行動。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峯一共14座,自1994年以來,卡米曾34次登頂其中的5座,其中包括卓奧友峯(8次)、K2、馬納斯魯峯和洛子峯。

直到去年,卡米還與夏爾巴人阿帕和普巴·扎西分享着登頂珠峯次數最多的紀錄,7年來三人曾登頂珠峯21次。但從2017年開始,阿帕和普巴都選擇了退出,當卡米在去年春天第22次登頂時,他成了這項紀錄唯一的創造者。

如今,卡米和妻子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生活在加德滿都。他的生活相當富足,登山季結束時,卡米大概可以賺到一萬美元(美聯社稱),要知道,這個國家的平均年收入僅有700美元。

然而現如今,像卡米這樣專業的夏爾巴嚮導越來越少,登山者湧入,夏爾巴嚮導資源匱乏的問題已成爲潛在危險。

按照近些年的常態,從大本營到峯頂,每位登山者都應配有一名夏爾巴嚮導。但由於人手短缺,“一對一”的服務供不應求,造成了大量突發事件得不到妥善處理。

另一方面,運營商迫於壓力,或許在天氣不允許的情況下,依舊“送”客戶登頂。一旦發生危險,登山者獲救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這可能會成爲珠峯誘惑下的一個轉折點。

限制登山者的人數,達到供需平衡成爲可行的辦法之一。爲了防止人羣失控和隨之而來的風險,我國制定了可能是所有高海拔國家或擁有著名山峯的國家中最嚴格的規定。

中國探險隊登上8000米的海拔時需從西藏一側登頂珠峯;且今年只發放300份登山許可證,這一決定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我國推出新規,各國中產階級登山者成羣結隊改道尼泊爾。高額的利潤面前,必定有人鋌而走險,謀取暴力。

據法新社去年夏天的一篇報道指出,加德滿都的當地導遊公司、直升機服務公司,甚至一些醫院之間合夥欺詐救援保險公司,向其索取不必要的賠償。

好天氣,讓他們爭分奪秒

登山者扎堆湧上峯頂,勢必會發生危險。一些探險隊選擇了“錯峯出行”,並在氧氣供給的管理方面提出了改變:以每分鐘6升的速度補充氧氣,而不是傳統的每分鐘2或4升,這有助於提升登山者的行進速度。

氧氣可控,天氣卻不行。

數據顯示,今年的天氣比往年更加惡劣。冬季喬戈裏峯(K2)和南迦帕爾巴特峯風雪不斷,征服珠峯和洛子峯變得更加困難。尼泊爾的降雪也遠超往年,堪稱1975年以來之最。

另一邊,降雨量也增加了24%,上一次這樣的持續降雨還是在2013年。那一年,珠峯兩側的繩索修復工作被推遲到5月17日,往年4月底之前,這項工作就已經完成了。

這就是爲什麼登山者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3天最佳天氣窗口,集中衝頂。

5月21日、22日和23日,當珠峯迎來最佳天氣窗口時,數百名獲得許可的登山者和夏爾巴人計劃衝頂。然而這股熱潮卻在通往希拉里臺階和峯頂的途中製造了大麻煩,正如登山者尼爾馬爾·普賈那張在網上瘋傳的照片所示。

“擁堵”雖然不是登山者在珠峯上喪命的唯一原因,但卻大大減緩了登山者的步伐,從而加重他們的疲勞感和耗氧量。一些遇難的登山者耗費了10到12個小時達到山頂,又要再用4到6小時返回南坳。

換句話說,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地方,他們每天要耗上14至18個小時,在這麼長的時間攜帶足夠的氧氣顯然很難,因此夏爾巴人不得不降低氧氣的使用量或放棄自身的氧氣供應。

“不甘心”會害死你

今年5月22日,美國人唐·卡什在即將下山的希拉里臺階上失去知覺,隨後死亡。

據《紐約時報》消息,其家人認爲卡什死於心臟病。卡什是當天登上世界之巔的約200人的其中一位,他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

“當卡什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到達希拉里臺階時,他們被迫等了至少兩個小時。”

“我在清晨5:30登頂珠峯,卻在大約320人的‘簇擁’下於下午3:45才抵達洛子峯”,普賈說,他目前正嘗試在單一登山季內征服喜馬拉雅山全部14座8000米高的山峯。如果成功,他將打破目前由韓國人金昌鎬保持了7年11個月14天的紀錄。

普賈的照片恐怕也是2012年德國登山家拉爾夫·杜莫維茨拍攝的洛子峯“大排長隊”之後,當代珠峯最具標誌性的照片了。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驚歎:“不敢相信這張照片,它竟然是真的!”

然而這並非是珠峯第一次出現扎堆的情況,當地時間4月19日,一張登山者在昆布冰川下排隊的照片同樣令人震驚。

一些登山者認爲,自己已然接近頂峯,如果不趁最佳天氣窗口期“拼一把”很可能錯失良機,一次放棄,或許再無機會,往往這種“不甘心”會害了他們。而繼天氣惡劣、供氧不足、地震雪崩之後,“擁堵”很可能成爲珠峯第四大致死原因。

截至目前,2019年珠峯死亡人數上升至11人……

這11起死亡事件使得2019年珠峯死亡人數直逼2006年。而珠峯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在2005年,當時一場致命的7.8級地震引發雪崩,造成大本營21人喪生。

專業人員清理垃圾。

遺體、糞便、垃圾

目前在珠峯,還有兩大更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如何妥善安置遺體。

自1924年以來,共有295人在珠峯遇難,至少有200具遺體遍佈登山的各條線路。有一些被埋在很深的冰川縫隙中,而另一些被埋在遇難地點。

移除遺體是一項高要求的工作。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已融入山體的冰層。這項工作也引起過爭議,因爲它觸碰到了不同的傳統和信仰之間的矛盾。

但在大多數登山者看來,他們更傾向把自己的遺體留在山裏,避開大衆的視線。然而有時候,家人卻想要找到遺體,好好告別。

一家尼泊爾旅遊公司在2010年曾試圖從珠峯的南面將遇難登山者的遺體移除,因遇難者家屬介入,此舉遭到叫停。

除了安置遺體,移除珠峯上的垃圾和裝備也是一大難題。

早期,沒有人想到每一個登山季都會趕來大批登山者,他們把帳篷、氧氣瓶和其他垃圾留在山裏。這一現象在1990年代有所改觀,當探險顧問在珠峯開拓商業旅遊時,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垃圾清潔問題。

但在珠峯另一邊,那些能夠到達8000米的登山者們將會發現一個垃圾場,人類的糞便在這個海拔無法分解,它們或是被風吹走或是被粘在岩石上。

尼泊爾政府部門已經訂立了一個目標:直到這個登山季結束,需要移除珠峯以及周邊地區11000磅重的垃圾。這是公衆和私人團體一起努力的結果,這一舉措也收到了可口可樂公司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金支持。

我國也在西藏地區採取了類似的措施,設立了服務站點進行垃圾的分類和回收,進行垃圾的分解,並且要求登山隊在結束登山活動後帶走產生的垃圾以達到切斷垃圾源頭的目的。

世界衷心希望,這些舉措能夠引起大衆的注意,讓珠峯山體迴歸清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