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瓦西裏耶維奇·蘇沃洛夫,俄羅斯歷史上最爲功勳卓著的將領之一,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子彈就像個笨蛋,而刺刀能做得更好。”這句話自然是建立在忽略掉許多前提條件的基礎之上,儘管冷兵器確實無法同熱兵器相提並論,但刺刀在很多情況下仍然能夠左右戰局的走向。

據不完全統計,在蘇聯衛國戰爭當中,多達80%的紅軍戰士在戰鬥中都曾使用過刺刀。無論是紅軍的步兵還是騎兵,無論他們裝備的是步槍還是卡賓槍,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端起刺刀朝敵人衝去……

在二戰正式爆發前夕,蘇聯就已經在着手準備軍民刺刀培訓計劃了。1938年頒佈的肉搏戰要領手冊當中,就記載有許多刺刀拼殺技巧。這些技巧都是在一戰和蘇俄內戰的經驗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到了1940年的時候,紅軍軍官在40年版的肉搏戰要領正式將刺刀拼殺列爲一項重要的基礎科目,所有紅軍新兵都必須對其加以學習。

不僅紅軍士兵,刺刀拼殺也是普通蘇聯民衆在戰爭期間應當掌握的一項生存技能。爲了方便老百姓能夠儘快掌握刺刀使用的各項訣竅,紅軍有時還會組織專門的演示活動。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條件能爲紅軍士兵提供專業護具,參加演示的雙方頂多也就是能分配到一套擊劍手防護服,然後就得穿着它們用正兒八經的步槍+刺刀玩“真的”了。

在衛國戰爭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蘇聯紅軍所大量裝備的仍然是自一戰時期延續下來四棱刺刀。這種刺刀製造方便而且成本較低,非常適應大規模裝備,但也存在着殺傷力相對不足和用途單一等等缺點。直到衛國戰爭後期,紅軍才終於獲得了一款他們期盼已久的新式刺刀,這種刺刀配合當時出現的一些新式步槍,終於成爲了紅軍將士們手中無往不勝的利器。這一經典設計戰後還被AK系列突擊步槍給保留了下來,這種經典款式的刺刀直到90年代以後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儘管刺刀同飛機、坦克和大炮這些大咖相比,僅不過是衛國戰爭中的一羣“跑龍套”罷了,但正是由於這羣配角的存在,紅軍才得以將每一個納粹給真正挑回老家去,從而奠定了最終的勝局。坦克和大炮的使用在斯大林格勒這樣的城市戰場上往往會受到極大侷限,因此一旦碰上短兵相接的遭遇戰,只要瞅準時機,紅軍士兵通常都很樂意用刺刀教德軍做人。

值得一提的是,刺刀只不過是紅軍戰士在白刃戰中使用的一種輔助性工具,他們通常還會搭配工兵鏟和其他冷兵器一同使用。對於德軍士兵來說,在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怕的了,如果他們手中的衝鋒槍不能夠在紅軍的刺刀抵到眼前之前將對方放倒,那麼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就將是一場冷刀與熱血的盛宴。(作者署名:機械喵)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