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著名軍事家曹操曾兩次到漢中。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是年三月,曹操率兵經陳倉、散關,然後途經今鳳縣,於七月抵今勉縣的水磨灣。曹操此行欲征伐張魯。張魯派弟弟張衛,與部將楊昂協同,利用這一帶的山勢,橫山築城十餘里。

到了水磨灣,曹操督令各帶兵將領率部硬攻。張魯兵居高臨下,致曹兵傷亡慘重。加之曹兵遠道而來,所帶糧草將盡,令曹操很是沮喪。

但戰爭的形勢卻朝着有利於曹兵的方向發展。張魯部將楊任率兵兩萬餘人,與曹操部將夏侯淵相戰。夏侯淵用拖刀計,將楊任斬於馬下。

曹兵本欲從山上撤退,但走到最前面的未聽到命令,誤入張魯兵營。張魯兵不知虛實,嚇得四處潰散。在此情況下,曹兵立即追殲,致張衛、楊昂等投降。

十一月,曹操率部進駐南鄭城。張魯見曹操來勢洶洶,急令封藏糧食與財物,率兵南奔四川巴中。曹操率兵至南鄭城,見糧食與財物封藏完好,即派人捎信於張魯,曉以利害,勸其投降。張魯迫於處境險惡,遂帶着家眷與部屬,返至漢中,向曹操投降。曹操念其完好地封藏糧食與財物,便優待張魯,封其擔任鎮南將軍一職,遂改漢寧郡爲漢中郡。

十二月,曹操帶着部隊,帶着張魯及家眷,往河北臨漳縣而去。臨走時,將漢中數萬家百姓遷移至長安和關中地區。同時,令杜襲又將漢中8萬餘人一同帶走,將他們安置在河南洛陽和河北臨漳定居。這麼做,爲的是讓劉備失去人力走,將他們安置在河南洛陽和河北臨漳定居。這麼做,爲的是讓劉備失去人力資源。

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是年正月,曹操部將夏侯淵與劉備的部隊在今勉縣定軍山一帶激戰。劉備部將黃忠率兵大敗曹兵,夏侯淵被斬殺。三月,曹操聞訊,急忙率兵由長安出發,經斜谷,抵達勉縣,欲攻打蜀兵,爲夏侯淵報仇。

一夜,見曹營燈火熄滅,士兵們歇定,蜀兵遂放號炮。曹兵驚慌,懷疑是蜀兵來偷襲,忙穿衣跑出營寨,卻又不見蜀兵一人。剛回營歇下,蜀兵又放起號炮,並擂響戰鼓,大聲吶喊,致曹兵不得安睡。如此三番,攪得曹操只得率兵由陽平關撤離,東退三十里,在今勉縣東部平川寬闊處紮營。

曹操在漢中疲於應對兩個月,只好率領部隊,於五月經褒谷口,退回長安去了。(via:漢中檔案信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