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中国的对虾养殖业遭遇了两个网红的逆袭,一个是小龙虾,一个是印度

美国建明水产科技 刘匆、Vidya A、Dr. MRajale kshmi、赵贵萍

北京桑普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王文才、张宝彤、裴建斌、陶宇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印度花枝招展、布满宗教图画的卡车

小龙虾已经取代南美白对虾成为中国新一代的虾王。而中国对虾养殖业遇到的强大对手不止小龙虾!

印度,一个神奇的国度。

媒体给国人的印象总是印度的水污染非常严重。但短短数年之间,印度养虾业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全球第一,2017年产量已经达到110万吨,出口达100万吨以上(包括经由他国转口贸易),均跃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的对虾养殖业从全球第一滑落神坛,从仅集中在有光热资源优势的华南,在养殖成功率急剧降低后,扩散到江苏如东的小棚,山东的海水养殖车间,环渤海至北到辽宁……但未能力挽狂澜,产量由(集中在华南)最高峰时期的150万吨降低到如今(全国南北遍地开花)80万吨左右。

这一结果值得深思!

是中国对虾养殖业做的大方向错了?很多东西都错了?或只是某一关键点完全错了?还是因为环境、条件的限制,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

印度逆袭的成功仅仅因为环境条件差异?或只是养虾的时间不够长,没到疾病流行爆发期,随便怎么做都会是对的?

印度南美白对虾养殖集中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安得拉邦南美白对虾产量占全国70%以上。安得拉邦面积27.5万平方公里,濒临孟加拉湾,海岸线974公里。光热资源优势明显。夏季高温可达40℃,冬季温度也在20-30℃,年平均气温高于中国任何一个地区,但降雨量比中国亚热带区域相对偏少,年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减少,平均850毫米,东北部达1,200毫米(上海年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美国建明,在印度深耕近30年,现有雇员500人,是印度最大的饲料添加剂供应商,在印度水产饲料添加剂市场占有率66%以上,在印度水产养殖现场投入品市场占有率15%左右,深刻了解印度对虾养殖业。在美国建明水产科技公司印度分部安排下,我们对印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5个规模养殖场进行了考察。

就我们在印度所见所闻,将值得记录的要点罗列如下,或许对印度对虾养殖业为什么能逆袭至世界第一,能否保持?能有个初步的答案。

1、养殖场大小面积及所有权属:5个虾养殖场从200多亩到1000多亩,每个场均属于单个老板所有。

2、养殖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这5个场均单独区隔,周围全部是稻田,没有其他养殖场。最近的养殖场在数公里或超过10公里以外。目测手机地图,这5个场都不在海边,准确的说,离海边还有数公里或数十公里。据跟美国建明水产印度分部的业务人员了解和确认,养殖场不在海边,单个区隔的特征是印度虾场的主流特征。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作者在印度考察对虾养殖场时所在的位置,近海但不临海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场周围都是稻田,考察的5个规模养殖场都如此

3、池塘面积:池塘整齐规范。在4-10亩之间。

4、养殖水源:全部抽地下水养殖,初略品尝,盐度应该在1%-2%之间。

5、养殖场养殖时间:其中2个养殖在5年或以上,有一个则仅投产不到2年。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投产不足两年的新场,防鸟护网齐备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投产5年的老场,头顶没有防鸟网,塘边有一周防护网

6、苗种来源及情况:印度农业部对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规范严格,就了解到的信息,养殖所用的商品虾苗全部是一代苗。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印度安德拉邦的南美白对虾虾苗场位置,图据美国建明水产科技印度分部

7、放苗密度:商品苗尾数每亩投放1.5-4万尾,新池塘放苗密度较高,5年以上池塘放苗密度低。商品苗实际给苗数量会有20%的浮盈,也即赠送约20%。

8、鸟的防护:池塘周围都有高或不高的围网,较新的池塘上面都有布防鸟网,亩均成本在600元左右。

印度养殖户认为,防鸟网和池塘周围围网并不是为了防止鸟捕食虾造成损失,而是因为鸟和其他动物如老鼠等对病虾的捕食会导致疾病从发病塘传染到正常池塘。

9、投入品使用:目测水色都不错。池塘底质情况良好。投入品较简单,包括调水、改底和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的产品。但长期持续应用,每公斤虾约投入3元人民币。

10、养殖成活率:这5个场都声称自己的养虾成活率在90%左右。考虑到虾苗数量约有20%的赠送,按此口径,真实成活率在70-80%。成活率在70%,(实际成活率55%左右)就要亏损。

11、养殖周期和产量:90-120天左右养一季,一年理论上可养3-4茬,但实际一般一年养两茬。虾达到商品规格60-70个/公斤后,视市场价格出虾,虾价格高则尽快卖,虾价格低,则留着养大虾到30-40个/公斤。产量方面,以考察中的一个5年的老养殖场为例,200亩2017年生产了178吨,2018至10月初已经收获100吨。

12、人工成本:养虾工人工资在人民币9000元/年左右。

梳理以上条件,可以发现,印度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在气候方面有一定优势,光热资源丰富而降水相对较少。

但最突出的优点是养殖场本身,单个成规模的数百到千亩级养殖场星罗棋布,互相区隔,离海边有一定距离,使用不易带入病原的地下水。中国正好相反,单个养殖户规模小,数亩到数十亩的占大多数,养殖池塘集中成片,相当部分位于海边,养殖户多无法统一协调疾病防控和用药,养殖排水和进水几乎无区隔,疾病互相传染无法避免。用地下水的如东小棚,山东车间养殖成功率较高,但环保压力下,未来养殖量定然不增反减。印度的这些优势条件中国完全无法复制。

但印度在技术上确实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比如政府对苗种的严格管控;防鸟网和围网的普遍使用对疾病传播几率的降低肯定是有效的,而在中国使用的并不普遍;放苗密度低于中国也降低了环境负荷,为虾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降低了疾病的发生;其投入品使用的思路清晰,简单有效,确实也对比出中国对虾养殖业的“有病乱投医”的混乱现状。这一现状,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主体,研究所和高校、苗场、饲料厂、动保和调水产品厂家、养殖户,都是有责任的!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除虾价影响外,印度对虾养殖业的现有规模是否有可持续性,继续扩大规模是否有限制因子?中国的对虾是否能跟印度在全球竞争?就个人的不全面的看法,印度的规模养殖场的单个所有权属、相互区隔而距离较远、离海,这一优势是中国无法比拟和复制的。只要对虾养殖地下水的使用不引起水稻生产的大问题而导致政府的管控,印度的现有养殖规模具有可持续性,虽然现在全球虾价低迷发展速度减缓,但可预期的是,随着虾价的反弹,印度的对虾养殖规模会持续增长!而中国的对虾养殖业,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养殖病害横行,成活率偏低的问题,除对国内供应活虾可以保持下来外,冻虾和其他加工虾产品将在全球竞争中丧失优势,逐步消亡!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笔者与建明印度分部的同事一起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和桑普的朋友一起考察印度对虾养殖

【温馨提示:本文谨代表作者的观点。如果您关心印度的对虾养殖,请关注陆续推出的美国建明水产科技公司印度分部在当地的原版对虾养殖情况报告。】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逆袭的印度对虾业启示:不解决成活率问题,中国对虾将在全球竞争中逐步消亡?!

第二届中国加州鲈产业论坛

暨加州鲈养殖高手峰会

主办单位

鳜鲈前沿

水产前沿杂志

中国水产频道

时间/地点

2019年3-4月

佛山 · 苏州 · 成都(初定)

四大会议亮点

最前沿的产业报告集中呈现:直面行业痛点,邀请全国实战派专家,给我们展示2018年最成功的加州鲈养殖模式与最有效、最实用的养殖解决方案。他们代表了中国为加州鲈养殖探路的最前沿的一群人。

中国最成功的养殖高手都在:大会将遍邀近300位2018年全国最大规模的加州鲈养殖先锋,他们代表了中国加州鲈养殖业最成功、最有实力的一群人。

最前沿的产品展示:大会将联接国内外一批极具创新力与竞争力的饲料、动保、设备与物联网等企业,汇聚三大领域优秀加州鲈养殖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你想要的,这里都会有。

颁奖典礼盛大来袭:会议期间还将举办盛大颁奖活动,遵循信息透明,评选公开的奖项评选流程,奖项内容包括“中国优秀加州鲈饲料品牌”、“中国优秀加州鲈种苗企业”、“中国优秀加州鲈饲料经销商”、“中国加州鲈养殖高手”、“中国加州鲈产业突出贡献奖”(初定)。我们一同见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