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游泳健身瞭解一下?”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類似的“搭訕”,商家用各種優惠吸引你辦卡消費,可一旦你掏了錢,接下來就可能會落入一環接一環的套路……

記者調查瞭解到,作爲新興商業模式,預付卡消費因其便捷實惠被不少商家青睞。但預付卡備案制度存盲區、處罰力度較輕、徵信體系不完善等深層次原因,導致這一領域亂象頻發,屢禁不止,一些知名企業也牽涉其中。

知名企業“說倒就倒”,工資發不出卻還在辦新卡

“您今天過來辦卡,可以享受最低價,買兩年送一年!”今年3月,高先生在北京浩沙健身勁松店花2700元辦了一張3年的健身卡。

可“五一”之後,這家知名連鎖健身房就接連出現了團操課取消、游泳池關閉、斷網斷電斷熱水、器械故障無人維護等問題。“10臺跑步機有7臺是壞的,前臺還擺出‘不用刷卡直接進場’的牌子。”一名會員向記者反映。

即便如此,健身房仍在推銷辦卡。據會員們回憶,5月6日,銷售員小麗還在朋友圈招攬客人。後據另一名銷售員透露,僅今年3月,該門店銷售額就達50多萬元。

健身房無法正常使用,不少會員提出退卡。可高先生卻發現,合同上寫着“此爲特價卡,不退不轉”,再一翻口袋,才意識到連付款收據和發票都沒給。健身房運營經理單先生說:“公司沒錢了沒法退費。”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會員辦卡協議公章上的“北京浩沙健力健身服務有限公司”於今年4月30日被列入工商部門經營異常名錄,其股東浩沙艾雅(北京)健身服務有限公司也於3月20日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預留電話,但始終沒聯繫到高層負責人。

浩沙勁松店相關銷售人員透露,由於公司資金鍊斷裂,將關閉在北京的部分門店。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雙井工商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商部門正在與浩沙健身協商解決相關問題。浩沙勁松店將由其他公司接管,但這家公司只能提供服務無法處理退費問題。如果確實需要退款,建議儘快到法院起訴。

小企業是投訴重災區,虛擬卡成新“槽點”

中消協發佈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生活社會服務類居於服務類投訴量第一位。而在服務細分領域,遠程購物、美容美髮、餐飲、保養修理、健身服務均榜上有名。

記者通過梳理各地典型案例發現,預付卡消費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在美容美髮、健身、攝影、汽車美容、餐飲等領域,這其中,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成爲跑路、糾紛的重災區。

“預付卡里的錢,是消費者爲履行多次性合同,預先存放於對方賬戶的錢款。應該是消費一次,經營者從卡中扣一次錢。”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河山說。

“但現實生活中,預付費交易正逐漸背離初衷,成爲不法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手段,產生大量的法律糾紛。”北京市律師協會監事、營建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集金說。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上預付費消費也逐漸成爲新的投訴“槽點”。近期,多位消費者向記者反映,自己在門客生活上預定了幾個月的鮮花,可沒收到幾次就發現小程序下線了。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企業失信成本低,消費者維權成本高,導致預付費套利行爲明顯增多。

教育健身等行業不在備案之列,治亂還需組合拳

針對各地頻出的預付卡亂象,早在2012年9月,商務部就發佈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髮卡企業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前往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備案,並對相關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一旦違規,便可對企業形成約束。

“但實際情況是,對存管資金的後續使用缺乏監管。此外,辦法僅涉及‘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三個行業,而對健身、美容美髮、教育、文娛、網約車等侵權高發領域以及個體工商戶都沒有覆蓋。”王集金說,此外,對髮卡企業或售卡企業違法行爲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力度較輕,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河山建議,提高大量個體工商戶預付卡發行門檻,比如,規定經營者要取得髮卡權,應交付保證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建議,對髮卡商戶及其主要管理人員設定資質門檻,如要求經營者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爲、無欺詐消費者行爲的不良記錄等。王集金建議:“儘快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失信企業與個人進行登記和公示,在工商執照辦理等方面提高門檻。”

也有業內人士認爲,提前預付的模式導致消費者單向風險凸顯,這種消費模式可以摒棄。商業企業應該靠提升服務而不是先預付費再打折的營銷噱頭拴住消費者。

據新華社

新聞鏈接

預付費消費存十大陷阱

主體經營不合法。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許多商家不展示相關經營證件,尤其是美容美髮企業和教育培訓機構。其中超範圍經營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誘騙消費。在預付費消費模式中,大幅折扣和免費體驗是誘騙消費的兩大殺手鐧。不少商家利用口頭誇大或虛假宣傳,給消費者製造一種“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的假象,誘導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霸王條款。在預付費消費實踐中,經營者一般不會與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內容進行協商,消費者只能就經營者提供的內容選擇全部接受或不接受,經營者也不會提供書面合同,往往只是發放“會員卡”,而“會員卡”中雙方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限制消費者權益條款繁多,諸如“有效期過,概不退款”“購物卡遺失不補”等。

終止消費退卡難。由於主客觀情況的變化,消費者不想或不能再使用預付卡,希望取出卡內剩餘的費用時,商家往往會以消費者單方違約爲由,拒不退還卡內剩餘金額。

停業關門追償難。部分發卡商家不講誠信,在不發佈任何清償通知的情況下,關門走人,嚴重侵害持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特別是部分商家出售消費卡的目的並不是從事經營活動,而是利用預付費消費模式,吸收大量消費者辦卡資金,然後攜款逃逸。

店面易人消費難。預付卡消費中,經營者因自身發展需要進行合併、分立、轉讓,經營主體變更即合同主體的變更,會發生合同權利義務的移轉,移轉給新的債權人或債務人。然而卻經常出現新的經營主體拒絕消費者繼續按原來條件使用預付卡的情況。

透明消費難。辦卡時候說得很好,辦卡之後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卻大打折扣。如,售後服務降級、使用產品以次充好、辦卡後漲價等,使消費卡超過服務時間而失去價值。

個人隱私保密難。消費者在辦理預付費消費卡時,通常都會被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如身份信息、電話號碼等。一些不良商家爲利益擅自向第三方轉賣消費者個人資料。

預付卡轉讓難。消費者辦卡時,商家一般會口頭承諾允許轉讓,但實際轉卡時卻往往無法實現。部分商家在轉讓預付費卡時,收取高額更名費、轉卡費、停卡費等附加費用。

維權舉證難。預付費消費是一種合同消費,但大多數預付費消費都不簽訂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多采取口頭形式約定,商家很少提供書面合同,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往往因缺乏有力證據而處於維權難的境地。

綜合

知名企業“說倒就倒”,虛擬卡成新“槽點” ——預付卡消費亂象再調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