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看到有人咨询有关孩子学习的问题。担心孩子被别人超越,被竞争淘汰,可又怕孩子只会学习,不会生活和处理人际问题……最后问道:家长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作为家长真的很困惑。

作为未曾为人父母,只经历孩子成长阶段,到现在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的人来说,看到有家长会问“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这个问题,感觉有点匪夷所思和毛骨悚然的意味,这听起来孩子只不过是一个产品,父母就是顾客,顾客挑产品的各种不是,最后构想出自己想要的理想孩子的模样。似乎没有人会问孩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般而言,就算是孩子写“长大后我想成为XXX的人”,也只是对成人标准答案式、讨好式的回答而已。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我们先来定义什么是学习。学习并不仅限于学校读书、考取文凭,在百科里的定义是——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很显然,很多家长的关注重心放在孩子读书阶段,而忽略了孩子成人之后的学习问题。

当然,这个社会竞争很激烈,尤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输了整个人生”让很多家长焦虑,这种成人的焦虑转移到尚且稚嫩而被迫成长的孩子身上,也就是关于结果、关于成绩、关于成就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学习成了一种被强迫的过程,为了谋生,我们不得不学习,这像是一种隐形的虐待,即做不得不做而又不想做的事情。从幼儿园算起,大概我们被“学习”虐待了19年,而失去对学习的真正热情和兴趣。

《为孩子重塑教育》一书中提到,“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卡在了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知识工人”已成为历史,如今的世界需要的是“聪明的创造者”。

现在不乏有很多在进行教育创新的先行者,他们开始探索更多样化、更本质的教育方式,但很遗憾很多只能辐射小部分人群,甚至只是高收入家庭。当然,教育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连一个孩子的教育都叫人头疼,更何况是整个群体,以上论断纯属个人浅薄的理解而已。我只期望未来孩子在教育有更多的主动思考和选择的过程和机会,这样整个教育才有可能更好地发展。

以上,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