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浙江醫院消化內科、營養科的鄭培奮醫生。歡迎來到醫身學堂的便祕防治課程。

今天是課程的第16講。很多便祕嚴重的朋友也許都嘗試過使用瀉藥,用的時候你可能心裏想着瀉藥對身體有這樣那樣的副作用,但是到下一次便祕時又忍不住再次使用,一邊不得不用,一邊惶惶不安。

那瀉藥究竟該怎麼用最好?什麼時候用?這一講我將爲你解除這些憂慮。

1.常用的四大類瀉藥

便祕總免不了要用瀉藥,這點我相信每一個便祕的人都經歷過。

那常用的瀉藥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治療便祕的藥物有幾大類,第一類就是我們所說的瀉藥,瀉藥又分容積性瀉藥、滲透性瀉藥、刺激性瀉藥。除了瀉藥之外,還有第二大類促動力藥、第三大類促分泌藥、第四大類灌腸藥和栓劑等。

我們先來講第一大類通便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瀉藥。

瀉藥有三種,第一種是容積性瀉藥(膨鬆劑),它在腸道內不被吸收,通過滯留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糞便體積,從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用於輕度便祕的人羣。

服藥時應補充充足的水分,以防止機械性腸梗阻。常用容積性瀉藥包括歐車前、聚卡波非鈣、麥麩等,其實與我們前幾講所講的膳食纖維作用十分相似。

第二種是滲透性瀉藥,滲透性瀉藥可在腸內形成高滲狀態,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可用於輕、中度便祕人羣,常見的藥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類(如乳果糖)和鹽類瀉藥(如硫酸鎂)。

現在臨牀上用得最多的滲透性瀉劑是聚乙二醇和乳果糖。聚乙二醇(包括舒泰清、福松、恆康正清、和爽)口服後不被腸道吸收、代謝,其含鈉量比較低,不引起腸道淨離子的吸收或丟失,不良反應比較少。

乳果糖還能在結腸中被分解爲乳酸和乙酸,促進生理性細菌的生長,屬於益生元。我要特別提醒你的是,鹽類瀉藥現在雖然用得很少,但是如果你在用鹽類瀉劑,要注意它有引起電解質紊亂的副作用,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者應慎用。

第三種是刺激性瀉藥,刺激性瀉藥作用於腸神經系統,增強腸道動力和刺激腸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類瀉藥(大黃、番瀉葉、麻仁丸、從容通便、通便膠囊)和蓖麻油等,市場上絕大多數“排毒、潤腸”產品都含有此類藥物。

這類藥物起效快,效果好,建議短期間斷使用這一類刺激性瀉藥,長期服藥會不可逆地損害神經,導致藥物依賴,反而會加重便祕。長期使用蒽醌類瀉藥可致結腸黑變病,這在前幾講已經多次提到。

你擔心瀉藥喫多了,便祕會加重的問題,主要是刺激性瀉藥造成的,所以刺激性瀉藥只用來救急,不能長期使用!

總的來說,藥物選擇要遵循高安全性、低藥物依賴性以及高價效比,避免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

第二大類藥物是促動力藥,主要作用於腸神經末梢,釋放運動性神經遞質或直接作用於平滑肌,增加腸道動力,主要用於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的慢傳輸型便祕。常見的藥物有莫沙必利、依託比利、普魯卡比利等。

第三大類藥物是促分泌藥,這是一類最新的藥物,可刺激腸液分泌,促進排便,包括魯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目前國內還未上市。

第四大類藥物是灌腸劑和栓劑,通過肛門給藥,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糞便,使糞便容易排出,適用於出口梗阻型便祕或者糞便乾結,糞塊堵塞肛門口時臨時使用,也適用於年老體弱者或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費力的人羣。

最常用的就是開塞露。但是這類瀉藥會干擾人體對脂溶性維生素A、D、E以及鈣、磷的吸收。因爲對盆腔有反射性充血作用,故妊娠、腹部有炎症者忌用。

2.何時應該使用瀉藥?

便祕多久了使用瀉藥比較合適?是不是一有便祕就要用瀉藥?

慢性便祕的治療目標除了緩解症狀,還應恢復正常的腸道動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

當出現便祕症狀時,你應該首先去找尋引起便祕的原因,比如最近飲食有沒有問題?運動是不是減少了?情緒上壓力是不是比較大?

我們先通過飲食、運動、調節生活方式來改善便祕,如果通過這些改變,便祕症狀沒有改善或者便祕已經非常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時,那你就應該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所以並不是一有便祕就要用瀉藥,因爲瀉藥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還是應該從根本上、從源頭上去解決便祕問題。

我們要想辦法恢復較爲正常的排便生理習慣,讓腸道恢復動力,而不僅僅是通過人爲的方式或者一些外在藥物的方式去解決便祕。你要知道,瀉藥只能幫你解決一時的便祕困難而已。

3.服藥的注意事項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使用瀉藥來解決便祕,這個時候,服用瀉藥你要注意什麼?

首先,出現便祕後不要病急亂投醫,你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瀉藥。如果自行去買藥,聽了我們這一講以後,你會知道,我們建議你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這類瀉藥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可靠。

如果你自行購藥選擇不合適的話,雖然解決了一時的便祕,但可能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

比如說有的病人喜歡用開塞露這類栓劑來解決問題,你要知道人體正常的腸道蠕動是自上而下的,如果你長期用開塞露來解決排便的問題,會使得腸道的蠕動產生逆蠕動,久而久之反而會加重便祕,更會引起腸功能的紊亂。

在使用瀉藥時,一定要從最小劑量開始,劑量增加過大就會增加副作用。

服藥後如果出現腹瀉,就說明藥量過多,下次就應適當減量;反之,服藥後排出的大便仍然是乾燥的,就需逐漸、適當增加劑量。

而且,如果你是慢性便祕的患者,在已經通過飲食、運動、調節生活方式的方法還無法改善便祕,不得不服藥的前提下,我建議你每天或隔天在固定的時間服藥,然後在固定的時間去排便,這樣才能幫助你重新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慢慢減少用藥量。

我比較反對的是,如果你三五天不解大便,當便祕讓你非常痛苦的時候,用一點刺激性瀉藥來解決問題,這樣久而久之,只會加重便祕。

便祕時有些藥可以每天服用,比如我剛纔講的容積性瀉藥、促動力藥等,但其他幾類藥,特別是刺激性瀉藥,不能天天服用。如果是慢性便祕,那多久服用一次瀉藥最好?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今天不解大便,晚上適當地用一點通便藥,如果第2天、第3天解大便了,你就可以不用通便藥。但是如果第4天你發現又不解大便了,那你晚上再用一點通便藥。

這樣保證每天或每隔一天一定會有一次大便,久而久之,每天到了固定時間大便就能解出來,你的心情也會愉悅,循環也會變成良性,漸漸地不需要藥物你就能痛痛快快地排便。

這一講向你講解了治療便祕常用的藥物以及選擇原則。

你一定要記住,如果你是慢性便祕,它是一種疾病,它與高血壓、糖尿病有同等的地位,高血壓、糖尿病你需要通過藥物來控制血糖和血壓,慢性便祕也可以選擇合適的藥物來控制你的排便。感謝你的傾聽,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