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房价的我们还能怎么办?

共享住宅

你梦想的房子是这样的?

大空间的豪宅Feel

要有花园、泳池

面朝大海

……

房间尺度要够大

有前后花园

有超级市场、篮球场

还要有农场?!

你的现状是怎样?

对于房价永远就是这么高

工资收入永远就是拖后腿

年轻人越来越任性

也不是说人生在世

非得要买房子

反正买不起的

还是先喝口水压压惊吧

共享住宅好像是一个出路

现在人人都在谈共享

到底共享些什么?

由香港新生代建筑设计团队

“The Pitstop 筑青亭”

为了满足年轻人对于理想居住环境的想像

与突破大城市住宅窄化的现况

已经开始重新思考

家的组成

概念图

55.5㎡的空间

设计成3种类型的格局

3种不同的设计单元

对应不同需求/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利用高度优势设计出错层

让内部均可分配规划到:

卧室、卫浴、收纳、餐厨等功能区域

3种模组可以拆解、互换和合并使用

空间带有活动式的墙柜

可让室内空间外借成为社交区域

透过单元组合不仅塑造完整的室内空间

也提供更完善的公共空间

用微型住宅创造大型社区

用最少的负担赋予年轻人最优质的居住环境

 UNIT A 

直向的复式单元

楼顶高,适合活跃的年轻人,上下走动

特色:露台、共用客厅、前铺后居、错层设计

UNIT B

平面大,储物空间充足

适合行动不便的人士

特色:大量储物空间、天窗、共用空间

 UNIT C 

横向的开放式单位

拥有多面的窗户

有充足的光照和通风

开放式的设计

使这个单元紧密连接社区的共用空间

特色:灵活多变、开敞景观、活力社区

你以为就是这样吗?

只是3个能变化的小户型这么简单吗?

怎样的居住空间算大?

怎样的居住空间算小?

其实都因人而异

但最重要的是懂得分享

该案设计希望令年轻人

即使拥有的使用空间不够

但是仍然愿意去分享

其实如果可以共用空间的话

每个人都可以住得很大

住宅单元+社区空间=?

共享的需求嘛!

当然是越多越好,如何满足?

这也是一个好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组合在一起

实现真正的共享呢?

3种类型的单元分布

用乐高积木做组合的概念

小纸条上写的都是用户需求

丰富的生活模式/社交消费

共享的空间

形成社区后的形态

社区正立面图

社区背立面图

社区背立面模型图

1.咖啡店

只要是店都能开

买了一个房还送一个店

3.篮球场

打完就上楼洗澡

想打就打

4.日用品商店

5.天台农场

不是只有老头老太才喜欢种菜的

年轻人也爱

偷你个菜什么的,哈哈哈

6.图书馆

在楼梯经营图书馆

你出门第一想法

应该不会就是按电梯了吧

7.阶梯空间

居委会大妈叫你来开会了。

晚上还可以开个影片自己看,

然后吸引很多人,

变成公共电影院。

8.工作坊

说了多少次工作不要带回家

啦啦啦

文青也许喜欢

9.大排档

大排档是粤语中

用于对开敞式餐饮场所的意思

(通俗的理解

就是在人行道或店门外排放一张张的桌子)

Unit A直向的复式单元(1)为例

跟其他单元的发想方向不同

拥有特大的窗户

有充足的日光和通风

而且横向的开放式单元为公共走廊预留更多口袋空间

只要住客打开活动式的书柜

就可以连通共用空间

使这个单元紧密地和这个社区连接

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这个概念

The Pitstop 筑青亭的团队还在香港科学园内

以1:1的大小建造了Unit A单元

让参展者互动和体验

小户型的责任不只是

将就的蜗居

更是要让设计不断被开拓

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

房子小也有自己的尊严

猥琐发育,让我们一起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