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王漢倫主演的電影《孤兒救祖記》大獲成功後的第5天,1923年12月26日,魯迅先生在他任教的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做“娜拉走後怎樣。後來王漢倫又到新人影片公司主演了《空門賢婦》,在中華第一影片公司主演《好寡婦》,在天一影片公司出演《電影女明星》,均獲成功,被稱作“銀幕第一悲旦”。


王漢倫:五四新女性的典範

王漢倫和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

王漢倫:五四新女性的典範


王漢倫

張紅萍

王漢倫的勇敢、傳奇與驚世駭俗絕不亞於文壇女作家廬隱。

作爲中國第一個職業女演員、中國第一個女製片人、中國第一悲劇女旦,王漢倫沒有辜負那個三千年之大轉型的新時代,她完美地詮釋了新女性的生命歷程,她人生的許多關鍵時刻都採取了主動選擇的自主姿態。在一百年後的今天,她仍然是先鋒。

18歲第一次離婚自立

王漢倫,原名彭劍青,生於1903年,即戊戌變法之後,女學未興之前。她出生在名聲顯赫的狀元府,是蘇州的名門望族,家族中出過好幾個狀元、大學士。父親是安徽招商局總辦,從事洋務運動,在安慶任上娶了一個小妾,就是王漢倫的母親,她上邊還有6個兄姐。

母親並不受寵,但聰慧有個性的王漢倫卻得到父親的寵愛。王漢倫也裹過小腳,後來放開了。辛亥革命後她被送到上海聖瑪麗女子學校讀書,接觸了一些有不同思想與個性的女子。

可惜後來父親去世,家裏在1919年中斷了她的學業,把年僅16歲的她,遠嫁給東北本溪中日合資煤礦的一個張姓督辦。

婚後,王漢倫發現丈夫與一個日本女人廝混,而且還與日本人買賣中國的土地,個性分明的王漢倫指出丈夫行爲的不端,卻遭到丈夫的毒打,不久她就自主提出離婚,並回到孃家,那時她大約18歲。在那個年代,主動提出離婚的女子很罕見。

兄嫂不能原諒她離婚的決定,認爲離婚是傷風敗俗的事情,給了她許多白眼與冷臉。她於是搬了出來,並在上海的一所小學找到一份教書的工作,同時兼職在洋行做打字員,以謀生計。

“銀幕第一悲旦”

正是在這個時候,明星電影公司的交際主任任矜蘋先生在王漢倫的鄰居家碰到她,覺得她的長相與氣質十分適合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中女主人公形象,於是推薦她去試鏡。

1923年,電影還是新鮮事物,人們把演員稱作戲子,視爲低賤的職業。出生名門望族、年僅20歲的王漢倫,一時還不能把握這件事情能不能去做。她想了整整兩個月,才下決心當演員。王漢倫當時雖然能夠獨立謀生,但她還不甘心,想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爲“我們女界在名譽方面掙點光榮”,於是 “下定決心、犧牲個人(名譽),爲女界爭一口氣”。於是她去試鏡,被錄用。

兄嫂得知這一消息後,暴跳如雷,認爲她辱沒門庭、自甘墮落,不允許她使用彭家的姓氏。天不怕地不怕的王漢倫就取老虎頭上的王字爲姓,將英文名字譯爲中文名字漢倫,並登報聲明與彭家父族脫離關係,從此彭劍青已死,王漢倫誕生。她兩次登報,與夫族與父族脫離關係,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新女性,她這個“娜拉”不僅脫離了夫家也脫離了父家,成了一個無家無根可依,只靠自己的女子。那麼“娜拉”出走以後怎樣呢?

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孤兒救祖記》大獲成功,她的表演得到一致好評。她領到了她的第一部片酬500元。接着她又拍攝電影《玉梨魂》,又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隨後王漢倫又出演《苦兒弱女》,明星公司贏得巨大利潤,但她的月收入卻僅僅從20元漲到40元,這令她感到不滿。

後來她被長城畫片公司許以高報酬挖走。遂在長城拍攝了《棄婦》《摘星之女》和《春閨夢裏人》。

《棄婦》是一部問題劇,講述的是女性可能遇到的各種社會問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嫁入豪門後被有外遇的丈夫拋棄,便走向社會謀生,在一家書局當職員,卻又受到經理的侮辱。這使她覺悟到婦女要爭取社會地位,於是便投身女權運動。後來丈夫想要和她複合,被她拒絕,惱羞成怒的丈夫誣告她是亂黨,她只好隱居山裏,結果被強盜搶劫,逼她遁入佛門,最後病死在尼姑庵裏。這部影片討論的是婦女出走之後會怎樣,這是當時女性面臨的最大問題。

這樣的電影很對王漢倫的路子,她的個人經歷讓她在演這類電影時有一種共鳴。《棄婦》是王漢倫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裏面提到的社會問題,也是王漢倫面對的問題。電影故事本身影響着她,使她一直要做一個獨立、進步的女性,她也希望通過自己主演的電影影響其他婦女和社會。

3部電影拍攝完畢後,公司卻沒有按照約定支付影酬,王漢倫一氣之下將長城畫片公司告上法庭,並勝訴,但她得到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這可看出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歧視,王漢倫敢於打官司正是一種自覺的維權行爲,這表現了新女性的先鋒性。

後來王漢倫又到新人影片公司主演了《空門賢婦》,在中華第一影片公司主演《好寡婦》,在天一影片公司出演《電影女明星》,均獲成功,被稱作“銀幕第一悲旦”。

在電影界工作的幾年,她發現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剝削的普遍。1928年,她決定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漢倫影片公司,自己當製片人和主演。她採用包笑天的劇本《盲目的愛情》(《女伶復仇記》),請卜萬蒼當導演,自己主演和剪接,到全國各地巡迴推銷,在影院現場表演,唱崑曲,跳西洋舞,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這部影片終於獲得不菲的商業價值,她回憶說:“這筆錢成了我脫離電影界的退休金。”

拍電影的種種困難,加上電影界的魚龍混雜,使王漢倫決定退出電影界,1930年她正式息影。

30歲第二次離婚

有商業頭腦的她看準美容這一行,師從法國美容博士學習美容術,希望通過漢倫美容院使自己經濟獨立。

1931年,漢倫美容院開張,本來發展很好,但不幸1932年後上海受日本侵華的影響一片混亂,又遭到地痞流氓的敲詐勒索,她的美容院舉步維艱。儘管如此,她還是勉力爲之,美容院收益還是不錯。後來上海淪陷,日僞政府支持的廣播電臺要她作中日親善的宣傳,她稱病拒絕,自此得罪了日本人,美容院被迫關閉,從此陷入靠變賣傢俱什物維持生活的淒涼境地。

1932年7月,近30歲的王漢倫經人介紹與風雅文人王季歡相識。認識僅5個星期,王季歡就要求結婚,她與他倉促結婚,請章士釗爲證婚人。婚後,王季歡不僅不兌現自己對王漢倫“現金千元,金飾六禮”的訂婚承諾,而且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當王漢倫發現這個行爲怪誕的男人不僅是個“酒瘋子”,還限制她的交往和自由後,習慣了獨立自主的王漢倫,絕不能忍受和遷就這種痛苦的婚姻生活,失望的她結婚剛兩個月就提出離婚。離婚後她又回到上海開她的美容院。此後她再未結婚。

新女性的第四條道路

王漢倫生活的時代,正是五四以後討論娜拉走後怎樣的時代。在王漢倫主演的電影《孤兒救祖記》大獲成功後的第5天,1923年12月26日,魯迅先生在他任教的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做“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闡明他對婦女解放問題的看法。在這次著名的演講中,魯迅先生說:“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爲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裏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子,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麼東西之類;倘使已經關得麻痹了翅子,忘卻了飛翔,也誠然是無路可以走。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

可惜的是魯迅先生當時不知道還有第四條路,那就是堅韌的王漢倫這樣的新女性的奮鬥道路。她不是一隻鳥,她是一隻兇猛的老虎,她不僅沒有回來,也沒有墮落,而且也沒有餓死。因爲她懂得魯迅先生說的錢的緊要,她首先實現了經濟權,她靠自己演電影和開美容院積累的錢,節儉着生活到1949年,1949年後她成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正式演員。經過兩次失敗的婚姻後,她看清了婚姻的本質,堅決不走回來那條道路。她過了四十多年的獨身生活,不倚賴任何人,直到1978年75歲去世。

她的一生是新女性最好的闡釋,就算現在的女性也不一定能做到她的獨立自主,就算當時的許多新青年也不一定如她一樣“新”的徹底。戴錦華在2019年5月9日的一次有關五四與電影與女性的講座中說了大意如下的話:五四新女性夠新,五四新青年半新半舊。想到五四時期的廬隱和王漢倫,戴錦華所言極是。

(作者爲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所研究員)

責編:高恆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