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在深圳的人民幣基金中,項目回報超過10億以上的是非常少的。從投資成績上看,2017年IPO加速後,人民幣基金大獲全勝,深創投、達晨在內的本土創投機構收穫多個IPO項目。

2018年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兩者投資額逼近,打破了自創業板推出以來,人民幣基金一直遙遙領先美元基金的勢頭,2019年人民幣基金比美元基金更難過的狀況恐將持續。從退出上,美元基金接棒人民幣基金,在2018年迎來了豐收。

從去年開始,包括麥星投資、東方匯富、高特佳、同創偉業等機構都開始着手籌備設立美元基金。

穩定的LP出資,項目高回報,可能是人民幣GP搭建美元基金的重要原因。

同創偉業鄭偉鶴表示,“美元基金做人民幣比較容易,但人民幣GP做美元基金還是有不少難度。”他指出,無論是LP的結構,投資策略和退出方面,人民幣和美元基金都有着十分不同的打法。但美元基金的優勢仍比較明顯,真正高回報的項目還是在海外市場。”

本土投資機構試水美元基金

不少人將2018年稱之爲募資寒冬,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不這麼看,在最近一次活動中,他直言“市場不差錢”。去年市場雖然在高喊募資難,但另一面,大額募資頻現。這也說明,“28分化”正在加劇。頭部機構的募資規模越大,小機構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在年初的一項數據中顯示,去年排名前十的募資中,幾乎都有政府資金的存在。如果將各地政府的錢劃去,還有多少?

從投資成績上看,2017年IPO加速後,人民幣基金大獲全勝,深創投、達晨在內的本土創投機構收穫多個IPO項目。不過,去年這種情況急轉直下,成績單上,以IDG、紅杉資本爲首的美元基金開始獨佔鰲頭。

2018年,與遭遇募資寒潮的人民幣基金相比,外幣基金表現強勢,尤其是美元基金風景獨好。在退出上,A股IPO有減緩的趨勢,但赴海外上市的數量迎來小高潮。

一方面,海外資本市場在過去一年相對活躍,另一方面,國內募集資金相對於海外更難。不少人民幣基金管理機構開始積極試水美元基金。

作爲本土PE,東方匯富去年成了一支美元基金,新西蘭政府出資2000萬美元、臺灣政府出資2000萬美元;

去年2月,創新工場宣佈完成首支美元基金的募集,募資金額爲1.8億美元。主要投資方包含新東方集團、美國硅谷銀行(SVB)、紅杉資本、美國退休基金、摩托羅拉、新加坡電信、硅谷投資教父羅恩·康威等數十家國內外頂級金融機構、著名公司及近10位著名投資人;

同年9月,擁有14年人民幣基金投資歷史的麥星投資完成了2億美元的首支美元基金募集;

今年4月,KKR前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劉海峯於2016年底離職後創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德弘資本宣佈,其專注於大中華區的首期美元基金“德弘資本一期”募集完成,募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

美元基金LP穩定的出資能力,一直都是人民幣基金管理機構嚮往的。

相比於人民幣基金,美元基金存續期一般爲10年,相對更有耐心,願意做長遠、大型的投資。如果項目屬於團購、電商等需要大規模的前期投入、長期的資金支持、回報週期長的類型,美元融資也是首選。

鄭偉鶴表示,“人民幣基金的LP還不夠成熟和穩定。美元基金LP可能對一家機構進行投資後,之後會連續出資。但人民幣基金不同,我們募了7期,7期投資人都不一樣。變來變去,從天津到杭州,從杭州到深圳。”他表示,人民幣基金的出資人非常不穩定,因稅收問題,富有個人也很難進入到市場中。“如果真的把美元基金做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能跟國際投資人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

本土基金在探索美元基金時,首次募資也並不輕鬆。同創偉業的方式是與產業資本接觸,而東方匯富則是與合作伙伴共同設立。據瞭解,東方匯富新設立的美元基金由新西蘭政府出資2000萬美元,臺灣政府出資2000萬美元,東方匯富負責募集3000萬美元以上。

東方匯富總裁闞治東表示:“無論中國企業到海外募集資金,或者海外基金到中國開展業務,其中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合作。這幾年由於PE日子不好過,大家也紛紛走到海外,尋找海外合作。”

美元基金的誘惑與挑戰

深圳一直都是創業投資的生態示範地,近年來,深圳提出打造大灣區。雖然一線投資機構不少都駐紮在此地,但這裏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人民幣基金。今年以來,同創偉業開始着手備戰美元基金。

鄭偉鶴表示,目前同創偉業美元基金的募資得到了一些機構投資者的認可。不過,他指出,同創偉業突破不是找所謂的美元基金純粹的機構投資人,而是產業資本。“人民幣基金要走美元基金這件事,一定要有國際化團隊幫你做,而且他們佔了比較大的權益。”

事實上,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做美元基金需要面臨的問題不少。達晨合夥人胡中林在接受《融資中國》採訪時表示,美元基金的手法和人民幣基金打法、風格迥異。“相比而言,美元基金更喜歡集中資源喫賽道。人民幣基金更偏向於安全,行業的判斷以及渠道更下沉。”

在做美元基金時,鄭偉鶴也遇到不少問題。“我們算是比較執着地走這條路了,酸甜苦辣非常多。在投資策略上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他表示,美元基金比較喜歡做早期和晚期的一些項目,而且以TMT、生物醫藥爲主,多次多輪的反覆投資,注重信息披露。人民幣基金更強調的是上市的成功率。

LP構成、投資決策和退出等方面的挑戰之外,核心團隊語言問題,都是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發展美元基金將遇到的問題。

早在幾年前,達晨就曾就組建了一支美元基金,這支7500萬美元的基金也是達晨基金中的唯一一支美元基金。此前,達晨合夥人肖冰曾表示,“美元基金其實比我們難多了。坦率說,人民幣基金有很好的機會,你投一個平庸的公司,上市就是10倍,你投一個相對優秀的公司,上市就是20倍,你投一個很好的公司,在中國上市就是50、100倍的回報。但美元基金投一個平庸的公司,沒有回報。這反而逼着他們專注、專業,一個組合裏面一定要有幾家公司跑出來,否則他沒法交代。我覺得,這纔是我們未來的方向。畢竟我們這個行業是在金字塔頂尖,是最聰明的人賺錢的行業,不是人人都能賺到錢的行業。”

人民幣和美元基金從邏輯上就存在不小的差異,靳海濤指出,人民幣基金的特點是追求成功率,但美元基金則是追求彈性和回報率。

鄭偉鶴認爲,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目前處在相同的起跑線上,但相對而言美元基金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真正高回報的項目還是在海外市場。”

“去年創新投老大跟我說,他們投資的騰訊音樂回報很好,這個項目佔了三四十億。要知道,在深圳的人民幣基金中,項目回報超過10億以上的是非常少的。”他說,“優酷上市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那年我們大概有8個項目IPO,但還不如這一家掙得多。包括去年上市的小米,給晨興資本帶去百倍回報。”

穩定的LP出資和相對大的回報,讓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開始試圖發展美元基金。不過,目前看,從團隊配置,邏輯打法,都需要本土機構從頭再來。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雙幣基金,如紅杉、晨興資本、源碼資本、愉悅資本等。在政策和市場不斷變化中,人民幣基金管理團隊能否融會貫通,加持雙幣,還需要時間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