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是宋人尚意书风的典型

字势跌宕、神彩飞扬是《寒食帖》的一大特色。观赏此帖的字势,“想见其挥运之时”,就会感受到全篇情感流淌的全过程。大致而言,前一首七行为一个乐章,情感表现虽波澜起伏,但基调还算平缓,后一首九行为一个乐章,激情奔腾,高潮迭起,浩浩汤汤(图1)。

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前一乐章又可分为两个段落。开篇三行为一段落,笔势瘦劲俊发,字形较小,理性色彩明显,但同时情绪逐渐被激活。另一段落,至第四行“萧瑟卧闻海棠”数字,情感闸门开启:笔势加厚,字形增大,字势开始恣肆跌宕,可谓一个小小的高潮(图2图3)。

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后一乐章也可分为两个段落。前一段落,至第八行“春江夜入户”数字,情感闸门完全打开,笔势骤然厚重,字势骤然扁阔,激情奔涌,势不可遏,直至第十一行“破灶”二字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后一段落很短,从第十三行中间的“君”字开始,经过下一行“九重坟墓”四字的铺垫之后,在第十四行“哭途穷”三字达到了第二个高潮。随后“死灰吹不起”五字激情渐趋平缓。最后第十七行“题记”七字,可看作是平和的尾声(图4图5)。

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分析“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感书圣惆怅孤独之心情

苏东坡将心境感情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读来能感受到郁闷、牢骚、悲怆,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名家评点这幅作品“绵里裹铁”,说它“江河渲泻,放逸不羁;环环相扣,气脉通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生花妙笔,无二神品”。有人将三大行书做以比较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文章编辑单位:天哲教育,签约冲刺中书协国展达不到目标全额退费的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