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节后综合症相比,节前症的病因主要是我们太早把自己调到休假模式了,一颗诸事不宜,只等放假的心啊……

1. 刷票强迫症

每天都8时起来再刷一次当日车票或当日机票,接着就是改签、退票、再买票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抢票备战,你似乎就进入了假期状态,对于机场和行李箱的想象就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无法挥别。

 

2. 旅行前情绪亢奋症

攻略要看,Lonely Planet要读,行前规划(详细到几点起床)要做,还要约上王小姐以及预防被王小姐放鸽子。。这种透支燃烧的兴奋很可能最终导致,真到出门旅行的时候反而想回家单纯地端坐在电脑前。

 

3. 年会综合症

一年一度变身庞麦郎、少女时代或者冯巩的时候到了。有些特别有才艺的朋友可能已经开始在默默练舞或者背台本,并在网上订购戏服了—可以理解,而不打算上台的朋友也可能会罹患另一种年会综合症:给自己买件年会衣服!这成为了新一个逛街的理由。

 

4. 年前鸡血综合症

在放假之前心情特别好、效率特别高、想着节前把所有工作都完成了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就停不下来!如果你是在社交网络之外的其他情景表现出这类性格,实在是可造之材。

 

5. 年货采购兴奋症

这件事女性病患居多,比如为了买一副丑陋的福字和对联,需要逛5家超市或50家网店才能选中,理由是“要贴一年呢,能不好好选吗”!或者,因为羊年来到,你可能会从200个商品介绍里淘出一只不那么像狗的羊。

 

6. 淘宝兴奋症

必须专门指出的是,淘宝兴奋是不同于年货兴奋的另一种综合症,这种病症的原因是,过年的时候淘宝店和快递员们可都放假啦!能忍吗?!如果说买买买是剁手,淘宝店们的休业简直就是壮士断腕,这样一想就忍不住在还能淘宝之际多多珍惜这一便利。

 

7. 新年倒计时症

这个倒计时可以是7天,30天,更有志者的倒计时可能从去年春节后返工就开始了,有360天那么多。而这个数字终于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转变为0,想想也是令人激动呢。

 

8. 啥也不想干症

客观原因上来讲,由于工作周期被人为地切断啦,现在积极工作联系业务也很有可能最后啥也干不成—反正在这样的客观借口的安慰下,节前多多少少会让人无法开动全部马力,还伴随着涣散、易怒、忧郁等副作用:大概这种情绪的意思是,谁也别惹我啦,我就要安静地待到放假。

 

9. 没法认真开会症

在节日来临之际,下班前的任何小讨小论、小会议都变成了Chitchatting,会议本身应该聊的内容都很难让人想起来了,最紧要是听着歌、嗑着瓜子,八一八年终奖,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将来,也算是沟通一下同事之间的友谊,算是年会的预热?

 

10. 已经放假啦综合症

这是一种感觉已经放假了的错觉。具体表现为你只想浪费时间,比如没事儿就去宜家遛弯,只购买一只炒勺,或者一枚香薰蜡烛,越不实用越能体现出闲散慵懒之美。

 

11. 返祖焦虑症

想到要回家,最焦虑的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可能要得不到满足了—Wi-Fi,以及其余各类基础设施。

一想到在京东买个东西从发货到送达居然要5天之久、大众点评你所在的城市按口味排名第一的是驴肉火烧,如果再想到还要回乡下拜年,进入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异次元空间—这简直像一场生存挑战,使人充满了各种担忧。

 

12. 储备弹药症

想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学仓鼠过冬,先给自己存储一些娱乐资料以备无网之需从10季之长的《老友记》到20多季了的《辛普森一家》储存在硬盘里,当然还有各种零食。

 

13. 通讯焦虑症

春节前合作伙伴们如果有个业务的暂停,这几天里你可能也没有收到大量的邮件、短信、文件,这种空虚感会促使你不停地开邮箱、看手机、看QQ,甚至怀疑是眼花的问题,正所谓,有事没心干,没事心更慌。

 

14. 礼节综合症

过节送礼也是一门Routine,不同于送粽子送螃蟹送月饼就行的其他节日,春节这项大节日最重要也最没有礼物的限制,下至福字上至金条都可以被悦纳,如何能够在人情交际中送出既有腔调而且能让人记住又不超过预算的礼物,也是一项让人从此不再想过节的理由。

 

15. 江东父老综合症

一想到回家就要面对江东父老,接受“结婚了吗”并由此引发的“为什么不结婚”或者“结婚了为什么不要小孩”之类的问题树的考验,就会有点生无可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