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止蘇聯解體之日,蘇27系列交付各航空工業單位的試驗機,僅不完全統計就有59架——不計入交付作戰部隊(包括類似試訓中心這樣的單位)使用的飛機,不計入僅用於地面試驗的靜力試驗樣機等。T-10-38 (20-10)87年交付,後改爲T-10M-2。

蘇27

截止蘇聯解體之日,蘇27系列交付各航空工業單位的試驗機,僅不完全統計就有59架——不計入交付作戰部隊(包括類似試訓中心這樣的單位)使用的飛機,不計入僅用於地面試驗的靜力試驗樣機等。此外有8架試驗機交給了國防部研究所,同樣不承擔作戰任務。

其初期的10架樣機按照匯率計算,在今天至少價值過億美元(1977年,花費一億多盧布)。這些飛機中,早期的9架機體壽命僅有200小時出頭,發動機壽命不到300小時。而蘇27sk/ubk(第一輪結構強化改進型,壽命2000小時)之前的單雙座基本型,飛行壽命僅有1000小時,發動機壽命500小時。

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是長達幾十年跨度中,軍事開支始終比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快1.5-2倍。到末期蘇聯國民收入的40%都用於軍事開支,沒有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經濟能長期承受這樣的負擔,而蘇聯軍事開支的70%都用在了軍事裝備的研發和採購上。

蘇27的試驗機數量,是這一歷史現象的直觀體現。真正分析蘇27的整個研製流程,嚴重的低效和浪費無處不在;對於飛機設計師,這是一場可以無限度揮霍財力和物力的盛宴,但對於蘇聯的國民和國家經濟,蘇27的工程成就,是用極端浪費的代價換回來的。

在歐洲和美國的三代戰機研發中,從未有型號完成後遺留缺陷如此之多、花費代價如此之高的型號,這纔是系統工程效率差異的真正體現。在戰鬥機設計上,是要學習西式智慧、西式系統工程系;還是學習俄式智慧,俄式系統工程,這是一個值得警醒的問題。特別是國內一些體制內的高級設計師、甚至是院士候選人,至今沉迷在俄式系統工程系的表面輝煌中,這不得不令人感到憂慮。

以下是根據俄方最新發布的各種資料做的試驗機彙總統計

初始佈局飛行樣機:

T-10-3號機

首批試驗機4架

T-10-1 1977·5·20首飛。1982·1月,飛行時數202小時壽終。後延壽至249小時。T-10-2 1978·7·7飛控故障墜毀,耶夫根尼·索洛維耶夫死亡

T-10-3 1979·8·23首飛,1983·6·23退出試飛,184架次

T-10-4 1979·10·31首飛,1983·4結構壽命消耗完畢,飛行架次203次,時數222.5小時

調整批 5架

T-10-5(生產編號:02-01,下同) 1979·8交付,1984·4·25最後一次飛行,結構壽終217飛行小時

T-10-6(02-02)1979年底交付,1980·10·25,地面發動機試驗起火燒燬

(03-01、03-02相關單位拒收,在缺發動機狀態下強行交付,最後未用於飛行試驗,01作爲調試試驗檯,02下落不明,懷疑被拆解)

T-10-9(03-03)1980交付,1984夏季壽終,時數不明,1986·4移交空軍作爲教具

T-10-10(04-02)1980交付,1984·4,壽終,202小時

T-10-11(04-01)1980交付,1984·2·1壽終停止使用,206飛行小時

T-10-17

新方案T-10S飛行樣機:31架

T-10-7(T-10S-1)1981·4·20首飛,管理混亂導致空中超時飛行耗盡燃油於9·2墜毀

T-10-12 全套結構強度改進樣機,用於測試極限。1981·11·27空中解體,卡馬洛夫死亡

T-10-15 (05-01)1981·12交付,後改裝爲P42

T-10-17 (05-02)機翼空中解體,後修復,

T-10-18,後更名 T-10-21 (05-03)1982年底交付,1988年壽終,壽命測試結果作爲基本型蘇27標準,機體1000小時/12年,發動機壽命500小時

T-10-18(06-04)1982年底交付,1989·5·22地面起火燒燬

T-10-20(05-05)1982年底交付

T-10-21 1983年首飛,1984·5·25機翼空中解體墜毀,飛行員生還

T-10-22(06-05)

T-10-23 1983·11完成試飛改裝

T-10-24 /T-10M-1原 T-10-25(06-03)1987·1·20墜毀

T10-26,後改爲T-10-25(07-01),首架艦載驗證機,機翼強化,1984·11·23飛控事故墜毀

T-10-26原T-10-24(07-02)

T-10-27(06-01)1982年底交付

T-10-30,後編號T-10-21(09-06),1987·10·1飛行中垂尾撕裂折斷

T-10-31

T-10-32

T-10-33(16-01)86年交付

T-10-34(16-02)86年交付,後改爲T-10M-1於1988·6·28首飛

T-10-35(16-14)

T-10-36(17-02)

T-10-38 (20-10)87年交付,後改爲T-10M-2

T-10-39 (20-19)

T-10-40(24-01)88年交付,後改爲T-10M-6

T-10-41(24-04)88年交付

T-10-42(24-07)88年交付

T-10-45(24-05)88年交付

(10-03)88年4月交付

(11-03)89年交付

T-10M-5(21-05)1990交付

T-10M-7(29-20)1991·3交付

蘇27UB

雙座試驗機:8架

T-10U-1 1986·6·25,彈射座椅地面啓動,機械師死亡

T-10U-PS(共青城·雙座02-02),兩元>元×原矢量噴口驗證機

T-10U-3(共青城·雙座02-03)

T-10U-4(伊爾庫茨克·雙座01-01)

T-10U-5(伊爾庫茨克·雙座01-02)

T-10U-6(伊爾庫茨克·雙座02-01)

T-10U-7(伊爾庫茨克·雙座08-07)1989·5交付

T-10U-9(伊爾庫茨克·雙座14-03)

T-10K-7

艦載原型機:10架

T-10K-1/T-10-37 1987交付,1988·9·27飛控故障墜毀,薩多夫尼科夫重傷失去飛行能力

T-10K-2 後編號改爲T-10MK-1

T-10K-3 (艦載機02-01)1990年3月交付

T-10K-4 (艦載機02-02)後改裝爲T-10KUB原型機

T-10K-5 (艦載機02-03)

T-10K-6(艦載機03-01)

T-10K-7(艦載機03-02)2003年被中國獲得,殲15藍本

T-10K-8(艦載機03-03)飛控故障,1991·7·11墜毀

T-10K-9(艦載機03-04)

T-10U-2 1991·2·22墜毀,人爲失誤

T-10V-1

雙座戰鬥轟炸機:1架

T-10V-1,基於蘇27UB 07-10號機改裝

航空工業部門的試驗機合計59架,另有8架蘇27用於國防部第8研究所的試驗,計入則達67架。(作者署名:候知健)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