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医中,常见的黄褐斑分为肝郁脾虚型和肝郁血瘀型。肝郁血瘀型的小伙伴,除了黄褐斑外,舌质比较暗淡,甚至脸上会有像血瘀块一样的瘀斑。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凝脂肌如雪,大概是每个女性都想要的肌肤状态。但你我皆凡人,有谁能逃过时间给肌肤带来的伤害呢?毕竟,你和土豪之间最公平的事,就是一起慢慢变老呀!

除去时间这个不可逆的因素外,无法摆脱的工作及家庭的压力,让女性长期处在一个焦灼的状态,更加重了肌肤的负担。从而让痘痘、色斑有机可趁,让小伙伴提前体会“美人迟暮”。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在后台跟老刘反应自己脸上色斑的问题,色斑这个小妖精确实让不少人爱美人士抓狂。

那么色斑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与皮肤其他颜色不一样的地方,它包括了雀斑和黄褐斑等等,属于皮肤病的一种。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讲大多数女性面临的黄褐斑,在中医里是如何进行辩症施治的。

//

黄褐斑常见分类

//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形成与肝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黄褐斑也被称为“肝斑”。黄褐斑是一种后天产生的色素疾病,黄褐色的色素沉积过多就会出现黄褐斑,以蝴蝶的形状出现在脸颊上。

在中医中,常见的黄褐斑分为肝郁脾虚型和肝郁血瘀型。

(注意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肝郁脾虚型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于土,木克土,所以有肝木克脾土的说法。根据肝木克脾土的理论,肝要是长期不舒服,就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而肠胃疾病容易导致黄褐斑的形成。 所以在临床治疗时,疏肝的同时要注意健脾。

肝郁脾虚型黄褐斑

肝郁血瘀型

中医认为,肝郁会导致气滞,气滞会导致血淤。简单的说就是,肝不好会导致气血不通畅。这是临床上常见的黄褐斑形成的原因。

肝郁血瘀型的小伙伴,除了黄褐斑外,舌质比较暗淡,甚至脸上会有像血瘀块一样的瘀斑。月经常常推后,乳房也会胀痛。月经量偏少,或者颜色比较暗淡、血块比较多,甚至会有痛经的症状发生。

肝郁血瘀型黄褐斑

那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呢?小编根据两种黄褐斑的分证给大家准备了以下疗方,都是中医的名方剂。大家务必在医生那确诊后,再遵循医嘱服用。

针对黄褐斑的中医疗方

针对肝郁脾虚型疗方

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

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6g,香附6g,枳壳(麸炒)6g,芍药9g,甘草(炙)3g。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煎煮服用。

柴胡疏肝散药材组成

四君子药材组成

针对肝郁血瘀型

当归+桃红四物汤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各15 克。煎煮服用。

当归+桃红四物汤药材组成

最后,祝福各位女性朋友都能获得透亮无暇的肌肤。也可以在留言区分享自己治斑的成功经验哦。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述此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