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6日電(童笑雨)大學因城市而興,如何讓城市因大學而盛?5月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杭州師範大學服務杭州論壇”上,杭州師範大學(下稱“杭師大”)科學研究院院長章鵬飛表示,高校要緊抓社會需求,走政產學合作模式,才能佔領發展先機,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活動現場,浙江工業大學(下稱“浙工大”)校長李小年以特色小鎮建設爲例,直言要從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等外部視角來審視學科建設。

簽約儀式。 童笑雨 攝

“浙江超過三分之一的特色小鎮由浙工大負責指導、規劃。高校只有快速響應社會需求,才能滿足和引領社會需求,佔領發展先機。”他認爲,要把學問做在重大產業上,把科研論文寫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戰場。

不謀而合的是,章鵬飛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說,地方政府和企業也需要創新理念,助推研發成果走向市場。“只有聯合政、產、學三方,才能構建相互促進的共贏體系。”

他認爲,杭州正處於“後峯會、前亞運”的關鍵時期,杭師大作爲杭州市屬高校,更應該承擔起“智庫”作用,打造人才創新創業新高地。

於此,杭師大分別與杭州市江乾區政府、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將在生物醫藥、健康護理、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和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等方面開展合作。

“我們還與杭州建德市高鐵新區管委會、浙江省新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安硅谷研究院。我相信在校、政、企三方合力下,該機構將成爲有機硅產業發展提升的永動機,也將爲我們的研發帶來新思路。”章鵬飛說這句話的時候,略帶着自豪。

正如其所言,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發展的源頭活水。

章鵬飛說,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帶領學生和教師走出校園,做出“接地氣”的科研,也能讓企業一方從技術背後凝練科學問題,反哺生產。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紅英也希望,能通過政產學模式,提升高校創新能力,助推企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從而帶領城市跑出發展“加速度”。(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