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幾十年全球剖宮產率上升的背景下,無論是全球數據還是中國國內數據都顯示一個讓人感到不安的情況: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剖宮產手術濫用,而偏遠貧困地區剖宮產比例過低,一些真正需要剖宮產的產婦得不到必要的手術。這個問題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但都顯示了中國剖宮產率不斷上升且存在明顯地區差異的特徵。

10月13日,發生於9月22日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郝英東等醫生,因拒絕爲無剖宮產指徵的產婦手術(剖宮產),遭到產婦家屬毆打有了最新進展,產婦丈夫鄭某宇依法被刑事拘留。

生孩子時,到底是該順產還是剖宮產?很多準媽媽在生產之前都糾結過這個問題。

順產還是剖宮產 醫生說的不算?

一般來說,剖宮產手術是挽救存在胎兒窘迫、胎位異常、妊娠合併症等高危妊娠緊急情況的重要手段。

但在當下混雜着社會經濟因素,是否剖宮產,似乎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醫學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根據剖宮產適應症的發病率建議,理想的剖宮產率應在10%-15%之間,當剖宮產增加到10%,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隨之下降;當剖宮產超過10%以上,並沒有繼續降低死亡率。隨着現在高齡、病態肥胖孕產婦比例的增加,有研究認爲現在更合理的剖宮產率可能在19%-24%之間。

現實中,很多地方遠超這個推薦值。

剖宮產成了全球富裕地區產婦的“優享”

根據一項對全球150個國家剖宮產數據的研究顯示,在1990年至2014年的24年間,全球平均剖宮產率增長了12.4個百分點(從6.7%增加到19.1%)。

剖宮產全國數據背後的矛盾:大城市濫用,有需求的小地方求而不得丨有理數

這項研究還顯示,最不發達和最發達地區剖宮產率分別爲6%至27.2%,存在着明顯的地區差異。過去幾十年間,中高收入國家剖宮產的使用急劇增加,而非洲剖宮產率全球最低只有7.3%,西非甚至只有3%。

在近幾十年全球剖宮產率上升的背景下,無論是全球數據還是中國國內數據都顯示一個讓人感到不安的情況: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剖宮產手術濫用,而偏遠貧困地區剖宮產比例過低,一些真正需要剖宮產的產婦得不到必要的手術。

三份數據報告揭示中國剖宮產率真相

中國剖宮產率在全球處於較高水平,到底在一個什麼水平呢?這個問題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但都顯示了中國剖宮產率不斷上升且存在明顯地區差異的特徵。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建蒙等曾對2008-2014年全國婦幼年報資料的近1億出生人口進行了系統分析,覆蓋中國大陸31個省份的2800多個縣。結果顯示,中國剖宮產率從2008年的28.8%上升到2014年的34.9%,年均升高1.0個百分點。

剖宮產全國數據背後的矛盾:大城市濫用,有需求的小地方求而不得丨有理數

同時,研究描繪了中國剖宮產全貌,2014年全國仍有565個區縣剖宮率低於20%(理想剖宮產率:19%-24%,低於這個值可能不能滿足醫學需求),另一方面有677個區縣高於50%。最低的西藏地區只有4%,而最高的吉林則達到62.5%。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剖宮產率處於高位。

實際上,2014年我國剖宮產率省份間差距爲美國州間差距的3.5倍之多。地區差異的形成由多種因素疊加造成。例如,東北剖宮產比率高,既有中國人口“北胖南瘦”的肥胖趨勢,導致東北更高的剖宮產率;也有東北的城鎮化率較高,更多的孕婦能在有剖宮產選擇條件的城市醫院生產等多因素影響。

關於中國剖宮產率水平的另一個聲音來自全國婦幼衛生監測報告, 2016年全國婦幼衛生監測第六期報告,2015年全國剖宮產率爲34.3%,其中城市爲39.2%,農村爲30.1%。

報告還指出,目前全國部分省份的城市剖宮產率較高,最高的省份包括東北三省、天津、江蘇、湖北、上海,城市剖宮產率均高於50%。相比之下西藏的城市剖宮產率只有5.6%,而農村更低,僅3.4%。

剖宮產全國數據背後的矛盾:大城市濫用,有需求的小地方求而不得丨有理數

世衛組織2010年曾做的調查估計我國剖宮產率在46%左右,但上述國家和研究者更廣泛的調查顯示,世衛組織的這一數據可能高估了中國的實際情況。什麼原因導致世衛組織錯估了呢?有學者分析認爲,世衛組織的調查之所以有誤,是因爲只採集了少量醫院的數據,且這些醫院大多數位於城市。這一數據偏差也再次反映出中國剖宮產率的城鄉地區差異問題。

過低或過高的剖宮產率背後,有些偏遠農村地區因醫療條件限制,本應該得到剖宮產手術支持的產婦沒有得到幫助。高剖宮產率地區需要控制非醫學指徵剖宮產,貧困地區則需要進一步推廣剖宮產手術,提高剖宮產服務的可及性。

怕疼?要理解準媽媽們更應該幫助她們

醫學非必要的社會因素導致剖宮率升高在大城市更爲明顯。蔣悅等對上海某醫院2010-2014 年住院足月分娩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該研究中剖宮產受社會因素影響從2010年的9.92%上升到2014年的16.10%。

剖宮產全國數據背後的矛盾:大城市濫用,有需求的小地方求而不得丨有理數

孕婦難忍疼痛、孕婦和家屬焦慮或選擇時間生產等都屬於社會因素。這其中分娩疼痛引起的一系列問題是重要原因。

劇烈疼痛不僅給產婦帶來極大痛苦,成爲產後抑鬱的高危因素,也增加胎兒在腹中缺氧的風險。

可剖宮產也並非應對良策,過高且無醫學必要的剖宮產率,反而可能增加產婦腸黏連、附件炎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發生概率,以及影響新生兒呼吸功能發育、孩子易發胖等。

分娩疼痛難忍,剖宮產又不能濫用,分娩有更好的方式嗎?答案:有。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技術,可通過低濃度麻藥幫助產婦鎮痛實現自然生產。

剖宮產全國數據背後的矛盾:大城市濫用,有需求的小地方求而不得丨有理數

已實施無痛分娩的某醫院前後對比數據顯示,如果可以,媽媽們也不會選擇剖宮產。

一些地方正在積極推進這項技術的普及,但總體而言全國普及率還不高,阻礙無痛分娩普及的最大障礙是很多醫院缺少必要的麻醉醫生。

新媒體設計:許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