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年年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再次出征太空,而這次發射的成敗也直接影響着嫦娥五號的發射和中國空間站的建立。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目前,火箭的總裝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然而您可能想不到的是,這支爲國鑄劍的總裝團隊近七成都是90後的年輕人,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記者日前首次走近這羣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新責任的年輕人,去感受他們用奮鬥與夢想書寫的別樣青春。

我叫劉洋,是大火箭總裝車間副組長,今年28歲,我和我的團隊正在進行長五總裝工作。我們從最早的長五遙一,到現如今的長五系列運載火箭,我們經歷了很多第一次和困難。如今是我工作的第五個年頭,我的青春就是和這些大火箭作伴,讓它們承載我們的夢想飛向太空去探索無限的奧祕。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我們總裝車間一共156人,其中99人是90後,平均年齡不到28歲。你看我,我都是他們老大哥,我是90年的。”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還記得我們剛入職的時候,遇到的第一發火箭就是長五遙一火箭,當時就是新人遇到了新火箭,所有人都壓力特別大,但是我們的衝勁也比較足。我記得當時有人睡覺的時候都抱着圖紙睡着了。 ”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劉洋所說的長征五號第一發火箭,是中國人爲之奮鬥了幾十年的夢想。首飛的成敗標誌着我國能否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但事實上,國際上的大型火箭發射成功率還不足百分之五十,總裝是火箭成型的最後一道工序,劉洋和他團隊的壓力可見一斑。

他們的工作就是要把上萬個零件手工組裝到一起,融合成一發真正的火箭。大到6米長的火箭管路,小到一顆螺絲釘都有毫米級的標準。對於劉洋和他的團隊來說,有細心與恆心,而唯一缺乏的就是時間。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我們總裝車間40個人,要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完成近5萬個零件的總裝工作。大家基本都是連軸轉的,送我們進去的是朝陽,迎接我們出去的又是第二天的太陽。”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總裝工作中最難的就是艙內作業,可是爲了趕上進度,隊員們經常在密不透氣的艙體裏一干就是4個小時。由於進、出艙極爲不便,隊員們經常半天都不喝一口水。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張春江:“裏面的光線特別暗,只能靠頭燈上這點光,最熱的時候能達到將近40度。工作一天出來衣服都溼透了,感覺像洗過澡一樣,和肉貼在一起了。”

長五火箭首飛前,要做好幾百項試驗,其中整流罩分離試驗尤爲關鍵,可就在第二次試驗時,問題出現了。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因爲整流罩有兩個分離面,橫向的分開了,縱向的沒分開,就像貝殼一樣,它這個貝殼沒打開。”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竇佳星:“因爲橫向分完了以後,鋼索長度餘量不夠了,然後直接把那個分離插頭都脫開了。”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在這個情況下,我們需要有人進艙去確認這個插頭到底是插接的還是斷開的,需要確認這個狀態。”

只有重新把分離插頭插上試驗才能繼續,可由於艙口極爲窄小,只有身材瘦小的人才能勉強進入,這個時候,裝配工竇佳星主動提出進艙檢查。然而此時,由於橫向分離面已經分離,彈簧處於工作狀態,整流罩也處於半懸浮狀態,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竇佳星:“進去以後的話,基本上都是得這樣操作,根本就沒辦法翻身,然後那個必須得以最快的速度插接完,然後再出來,因爲它裏邊是那個炸藥,有可能傷到人。”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雒云云:“竇佳星在星罩裏待了有30分鐘,我記得那段時間就是特別的漫長,我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裏了,特別特別的緊張,對他在做的工作是感同身受的,後來他從操作口裏冒出頭的那一刻,我覺得就是心一下子就靜下來,他跟我們擺了擺手,我們就知道故障排除了,這次試驗成功了。”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正是這樣一羣不服輸的年輕人,把一顆顆冰冷的零件組裝成真正的大火箭。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火箭騰飛的那一刻,也正是他們最自豪的時候。

成功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這片刻的喜悅,因爲接下來,他們就將投入到下一發火箭的任務中。就在不久前,一次新任務的現場,就發生了讓所有隊員們既幸福又難忘的一幕。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林婕:“他在慶功宴上跟我求婚,我覺得他特別勇敢,特別的爺們,像90後的樣子。”

林婕和田超羣相愛在火箭總裝之初,定情於火箭發射成功的那一刻。如今,林婕在天津負責長五火箭的總裝,而田超羣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爲新一發的火箭任務忙碌着,雖然相隔千里,可心卻一直連在一起,因爲他們都在爲中國航天事業努力奮鬥着。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副組長劉洋:“我入職時是一張白紙,現在在我這張白紙上已經畫上了航天藍。在未來,我要把更多的色彩塗在我這張青春的白紙上。”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竇佳星:“我作爲一名航天人,本身就應該把自己的所有夢想,所有努力用在這份事業上。”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火箭公司總裝車間火箭裝配工雒云云:“爲自己的事業做出貢獻,這就是青春,不管不分年齡,它是一種心態。你有一個目標去向着它走,不管是當中是有石頭有山,有水,越過去,這就是奮鬥。”

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爲祖國鑄利“箭”

“無奮鬥,不青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