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衆金服-掌衆金服: 5月28日,“走向以色列”(Go for Israel)中以投資論壇將在山東濟南舉辦,屆時有百餘家以色列高科技企業及初創公司來濟南參會。

“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其他擔憂,沒有阻礙100家以色列企業向東進軍,它們將受到渴望創新的巨大市場的歡迎。”《以色列時報》27日的報道如是說。

報道稱,雖然以色列視美國爲其最重要的盟友,卻也試圖平衡與華盛頓的關係,希望向崛起的經濟強國中國儘可能廣泛地敞開大門。

100家以色列企業來華:這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掌衆金服-掌衆金服

中國一高鐵站裏“走向以色列”廣告牌 圖源:《以色列時報》

儘管目前的形勢下,部分以色列企業也出現一些疑慮,擔心與中國的合作會遭到美國的懲罰,但本次論壇主辦者之一、以色列庫克曼投資集團主管顧克文(Edouard Cukierman)認爲,與中國做生意的擔憂被誇大了,貿易摩擦實際上爲以色列提供了一個機會。

“如果中國公司不能在美國購買技術,那它可能會在以色列購買,因此,這是以色列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顧克文說。

以色列投資管理局亞太區主管盧維頓(Avi Luvton)表示,儘管以色列對貿易摩擦意味着什麼有了更多認識,但他沒有聽說過有以色列公司因爲美國而回避中國。

前往中國尋求投資的公司也包括以色列HIL Applied Medical,該公司將納米技術與高強度激光相結合,開發一種用於癌症治療的質子束療法,並計劃將產品銷往美國。

“到目前爲止,擁有一箇中國投資者這件事並沒有困擾我們,”HIL首席執行官丹南(Sagi Brink-Danan)說。

報道稱,以色列政府曾同意效仿美國成立外資審查機構,並將重點放在中國身上,然而這項“將會使美國高興”的工作卻一直停滯不前。

以色列亞洲中心創始人兼執行董事澤菲爾特(Rebecca Zeffert)雖然贊同設立外資審查機構,但反對“將中國挑出來”。

顧克文也對設立這樣一個監督機構不以爲然,他認爲以色列很少有行業在對外貿易方面受到政府監督。

顧克文 圖源:《以色列時報》

另一方面,在他看來,中國並不關心以色列的政治問題,而更注重經濟。

“他們非常務實,不關心你的政治,”顧克文說:“中國政府把以色列視爲一個可以協助振興經濟的創新型戰略伙伴。”

澤菲爾特則表示:“中國的利益就是中國,捲入其他地區的衝突並不符合中國的本性。”

近年來,中以兩國貿易規模顯著增長,公開數據顯示,1992年中以雙邊貿易額僅爲5150萬美元,到2018年已達到139億美元。

顧克文表示,最初他只在歐洲組織投資會議,但現在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興趣到中國投資。

據悉,2019“走向以色列”國際投資論壇爲該論壇第三次在以色列國外舉辦,本屆論壇將討論的主題包括中以併購、以中合作、新絲綢之路倡議、中企對以色列高科技及生命科學企業的投資等。

屆時,約100家以色列企業將展示該國在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水務科技、清潔科技、農業科技、能源等領域的最佳創新實踐。以色列企業家將同逾1000家投資者開展一對一專項洽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