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桐廬生活的人兒,願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入冬的晚上,我還是下定了決心,踏上了回桐廬的最後一班車

四年前,我像是一束光芒脫離了太陽,渴望去見到星月燦爛的遠方。去了一座偏僻的城市,租了一棟風雨飄搖的房子,進了一家不喜歡的公司。發現外面世界並非星光璀璨,生活如同絕地求生,隻身一人煢煢孑立,周圍皆是敵人,只能小心翼翼地活着。

圖/網絡

四年後,我踏上回家的路,才發現我所尋找的美好,竟是一直照耀着我前行的太陽。夜晚我沿着迎春南路筆直走,走過海陸世貿中心、走過城南路,抬頭看去天空中漫天繁星。

圖/網絡

我曾經的家在分水江邊。每到傍晚,家家戶戶都會去江邊平臺洗衣。有閒情逸致的人還會帶着魚竿在江邊垂釣,遇見熟人便用桐廬話相互問候“雅畈切了米”。

圖/多多

沿着分水江邊走去,有一株巨大的樟樹紮根在道路中央,它的年齡要比很多桐廬人都要大。十幾年的時間裏雖然江邊車流量不算大,但也未有人覺得它在路中央有什麼不妥。小的時候放學習慣去樹蔭下寫作業,寫累了這裏便是遊戲的起點與終點。它用巨大的身軀充斥了我的童年,那時,我還不知道詩和遠方...

圖/多多

中學時代學習任務繁重,喫飯便是我最快樂的閒暇時光。康樂路拐角口的鹹豆漿配小籠包,金鑫賓館對面的粉絲聯鋪,菜市場邊的烤鴨店...老桐廬的經典美食,餵飽了我的青澀年華。

圖/多多

課本里總是最喜歡詩歌的章節,因爲它總是包含着自由與理想,在枯燥的海洋裏泛起波瀾與星光。

圖/網絡

後來我踏上了離家的火車,去尋找美好向往。雨水有我的倒影,草地有我的足跡,當一陣風吹過,我的倒影和足跡便不存在了。

圖/網絡

回到家鄉,走過曾經的老路即便時隔數年,依舊像烙印刻在心裏。新的桐廬,林立的高樓和秀麗的山河,也滿足我曾經對遠方的所有遐想。

圖/多多

圖/網絡

許多人憧憬流浪的生活,但流浪的意義便是尋找一種安穩的內心。想要內心安穩又何必去流浪呢?內心安穩的人,無論在哪都能堅持自己的理想。

其實詩和遠方,就在你我身旁。期望更多的桐廬人能發現身邊的美好,堅持自己的自由與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