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韓對華做出重大讓步?不撤除THAAD系統,就沒有和平協議!

根據外媒報道,中美已經就撤除部署在韓國的THAAD系統展開艱難的談判。衆所周知,這一“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並不能有效防禦北方的撒手鐧,相反卻能利用雷達監視東亞大國和俄羅斯的領空。韓國爲了部署這一系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旅遊業、娛樂業、零售業、汽車業、電子業等支柱都遭到鄰國的打擊。

縱觀韓國部署THAAD系統的過程,就是一個雜糅陰謀、耍賴與欺詐的“韓式騙局”。2016年菲律賓提出的“非法仲裁”剛一“宣判”,韓國就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藉機宣佈部署THAAD。文在寅2017年初準備競選時,曾經一度反對部署,但爲了能夠入主青瓦臺,對此採取了曖昧態度。2017年3月6日,在韓國“親美守舊派”的操縱之下,2輛THAAD發射車運抵韓國。2017年7月29日,文在寅下令臨時追加部署剩餘的4輛THAAD發射車。此後還出動8000餘警力驅趕居民,強行推進部署。2017年9月8日,在北方第6次核試之後,青瓦臺藉助局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跳過了正當程序,順勢宣佈“部署THAAD是當下的最佳選擇”。2018年4月23日,爲了改善THAAD基地的生活環境、加強戰力,韓國出動數千警力,突破當地居民的“防線”,將建材和相關設備運入基地。而這距離南北首腦會晤僅有4天時間。

美韓一改之前的強硬態度,恐怕主要有2個原因:

1、若想最終實現無核化,繞不開東亞大國

《韓國日報》指出,北方承諾棄核之後,撤除THAAD就成爲討論“和平路線圖”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爲如果沒有東亞大國的協助,美韓都不能保證與北方達成“無核化協議”。

另據消息人士證實,撤除THAAD是解決核問題的先決條件,隔着太平洋的2個大國擬定了一個“優先事項清單”,第一項就是必須把THAAD系統撤除,其次就是駐韓美軍逐步撤離。目前來看,美方的底線似乎是保留駐韓美軍,但可以相應減少兵員數目。

美媒5月3日報道,對分擔駐軍費用早已不滿的白宮命令五角大樓研究如何縮小駐韓美軍規模。但青瓦臺和美國軍方隨後否認減少駐軍的問題。5月4日,韓方更是闢謠稱“不會改變目前的防禦姿態”。文在寅將於5月22日到訪白宮,相信這些問題都將成爲會談的核心。如今韓國的態度明確:即使停戰協定轉換爲和平協定,美軍也不能撤走,因爲這關係到“美韓同盟”的約定,與和平協定毫無關聯。探客認爲,在70年前喫過教訓的韓方從內心深處不會相信一紙協議就能實現和平,而所有和平的基礎都是“勿恃敵之不來,而恃吾有以待之”。

安倍在5月4日與美國總統通話時,也反對減少駐韓美軍,認爲這會弱化美軍對突發事件的因應能力,破壞東亞軍事平衡。事實上,日本恐怕更擔心韓國失去盾牌的作用。有韓國頂在前面,即使真有事也是首爾先成爲炮灰,日本還能有一定反應時間,而且有可能發戰爭財。如果韓國作爲第一線很快失守,那麼日本就將被頂在前面。問題是,單方安全是最危險的,美日韓不想討論駐軍問題,就要在其他方面打主意。總之實現均衡。

2、美國必須做出實質讓步,否則無法取信於人

日媒報道,白宮之所以考慮減少駐韓美軍規模,主要還是想在6月上旬的“美北會晤”之前表現一下誠意,最終促進北方以具體行動實現完全的、可驗證的、不可逆的棄核。爲此做出讓步是必然的。

而在5月6日,北方突然批評美方,駁斥“美國製裁和施壓才促成無核化”的觀點,還指責美方破壞剛剛好轉的緩和氣氛。北方用嚴厲的語氣警告美方:如果把愛好和平當成軟弱,那麼問題永遠也得不到解決。

眼看局勢有逆轉的可能,美日韓又不願削減駐韓美軍,那麼只能在其他方面取信於人,撤除THAAD就成爲選項之一。事實上,THAAD已經成爲雞肋。4月26日,東亞大國宣佈,火箭軍已經列裝東風-26導彈。作爲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核常兼備的東風-26“可遂行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東亞大國警告美韓:“停止THAAD部署進程,撤除THAAD裝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兩個國家聯合施壓,無疑是一次完美的配合,也是一次重大進展!

美韓能不能在這個重大且關鍵的問題上痛改前非,需要進一步觀察。最基礎的條件已經提出來了,就看美韓有沒有悟性和決心。對韓國而言,把所有的籌碼都押在美國身上是一個不智的選擇,因爲靠山就是火山。美韓用閃電速度部署THAAD,但脫得快不一定賺得多。能不能成爲最後贏家,比拼的還是實力。以最壞的結果來看,不外乎美韓拒絕做出任何讓步,深感遭受欺騙的北方進一步依靠東亞大國,而文在寅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半島繼續成爲火藥桶,美韓眼看只差臨門一腳卻踢飛了必進球,對東亞大國來說又有什麼損失?真正着急的應該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白宮和青瓦臺,壓力在美韓一邊。(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