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俗称铁树,别名辟火蕉、凤尾蕉、凤尾松等。一说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故而得名苏铁。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苏铁树型优美,具浓绿的羽状复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园林绿化景观树、庭荫树,也是北方名贵的盆栽观赏植物。然而,随着苏铁植物的引种和栽培扩展,苏铁病虫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经济损失严重。现在小编介绍一下苏铁主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苏铁叶斑病

苏铁叶斑病是由苏铁白斑病和苏铁叶枯病的病原真菌引起的。栽培土壤瘠薄,栽培环境的通风、透风环境差,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引起根腐,或因冬季的防寒措施不佳发生冻害,都易引起叶斑病。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10月份发病,危害严重的时期为8月至9月。

防治措施:

1.栽培管理措施。选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酸性沙质壤土,施入适量的饼肥,定期浇灌0.5%硫酸亚铁溶液。冬季及早采取防寒措施。春季,当新叶展开后,及时将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枯叶剪除;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或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药次数依发病情况而定,一般每10天喷一次;

3.对由苏铁根腐引起的叶斑病,可将病株连根起出,剪去发病严重的枝叶,去除附着土壤及根腐部分,将根部置于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分钟到1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将根部朝上,放在阳光下晒30分钟,然后在阴凉处放置两天,再对叶面及盆栽土壤用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苏铁茎腐病

苏铁叶斑病是近地面茎基一侧或球茎顶部最先开始发病,病部初呈白色,后逐渐变成黄白色甚至粉褐色水渍状,呈现出疏松的海绵状软腐,最后虽然根完好,但茎干腐烂,叶柄萎缩倒伏,有小黑点和白色霉状物分别出现在病部及断面,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 改善栽培条件,如改良土壤,增加光照,注意通风;适时适量浇水与施肥,不施浓肥与生肥;

2. 及时检查,发病初期切除病部,先用硫磺粉涂抹伤口,待其干燥后用70%代森锰锌与50%多菌灵混合粉涂抹伤口;

3. 大发生前进行茎干涂抹,药剂可选择5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

三、苏铁炭疽病

发病初期,感病部位产生褪绿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部变黄,枯死。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潮湿时,从小点中涌出粉红色的胶状物。病部黑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粉红色胶状物为分生孢子液。苏铁炭疽病可引起小叶成段或整个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观赏价值。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苏铁受冻害后,病害亦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

1.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摘除病叶,集中销毁;

2.冬季注意防寒;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炭疽福镁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在药液中加0.1%黏着剂(如聚乙烯醋酸酯)可提高药效;

4.植物病害的发生与植株的抗性有很大关系,一般长势弱的植株容易发病。在治病的时,最好结合施用叶面肥,如氨基酸螯合肥、钾肥等,既能帮助发挥药效,又能帮助植株的恢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