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豐田公司憑着美國高管戴明先生的PDCA工作法一舉成爲全球汽車巨頭,PDCA 工作法也從此風靡全球。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新書《高效 PDCA 工作術》(原名:《鬼速 PDCA 工作術》)就是關於 PDCA 理論與實踐的集大成之作。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這本書的作者叫富田和成,是日本超大型金融科技平臺的 CEO,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 “PDCA 控”,創下無數紀錄和成績, 年紀輕輕就進入專爲頂級富人服務的資產管理部門。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 PDCA?

1.什麼是 PDCA?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PDCA 只有簡單的 4 步,分別是:

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調整(Action)

看起來很簡單,但它的應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認真履行 PDCA 的人都能領悟到一點,就是自身的成長永無止境。而且 PDCA 適用於所有問題、所有對象。

小到人際關係、戀愛關係,大到培養興趣愛好、處理上下級關係、時間管理……PDCA 都能發揮出巨大威力。

PDCA 看起來是一個環,但實際上是層層嵌套的“大環套小環”的結構,能產生巨大的“規模效應”——所有 PDCA 不僅包含自身上一層面的 PDCA,同時也包含着把自身細化的下一個層面的 PDCA。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2.什麼是高效PDCA 工作術?

通常所說的“普通”的PDCA 循環是這樣的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可是這個循環是比較簡陋、不夠完善的。

本書的作者富田和成所開創的“高效PDCA工作術循環”,是下面這樣的——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下面我們就分步驟來“拆解”這個循環。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計劃

在計劃階段,首先需要確定所要達到的目標。這一目標必須制訂得儘可能具體,不可含混不清。目標制訂得越具體,你與目標的距離就越明確,距離明確了,達成目標的路徑就明確了

以下是制定計劃的六步法——

01

制定目標

目標越具體、越清晰越好,並提出清晰時限(理想的目標時限通常應該是1-3個月),比如下面的例子:

“希望減肥” → “1個月內脂肪率降至20% 以下”

“想要把公司做強做大” → “3個月內銷售額達到100 億日元”

“希望得到上司的認可” → “2個月內人事評價達到A 級”

“希望兒子能夠喜歡我” → “每週和兒子一起洗三次澡”

02

明確問題

舉兩個場景,分別是你在工作中或學習生活中會可能會遇到並且需要明確的問題:

工作中的問題,可能是:

• 展示階段總是稍遜一籌

• 計劃性不強,一天只能訪問三家客戶

• 與客戶的交流能力低下

• 講話時速度太快

• 第一印象不佳

英語學習中的問題,可能是:

• 閱讀較長英文句子費時費力

• 對商務英語不甚瞭解

• 聽力不強

• 生單詞較多

• 考試時精神緊張

03

制定目標

將問題按照優先順序排列,將“務必實施”的問題排列出優先順序,鎖定3個主要問題。

04

問題指標化

問題 → KPI“展示階段總是稍遜一籌” → “展示優勝率 30%→50%”“計劃性不強,一天只能訪問三家客戶” → “預約走訪客戶 一天三家→六家”“第一印象不佳” → “電話接聽率5%→15%”“聽力不強” → “聽力軟件習題準確率 70%→“80%”“生單詞較多” → “單詞練習軟件準確率 60%→80%”

05

計劃“可視化”

利用各種手段讓設定的目標強制進入自己的視野。

例如:在房間裏張貼計劃;在手機提示器中記錄下“一週十項課題”的數值目標;在筆記本的日期欄上寫下當天的利潤指標;在桌子四周貼滿便條等。

06

因式分解

要儘可能詳細地羅列出構成“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各種因素。

具體來說,是將一個問題先進行抽象化,然後將其分解,並深度挖掘,追究原因。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邏輯樹(注:KDI指行動計劃的達成率)

多數人在進行因式分解時總是淺嘗輒止,分解到邏輯樹的第三層,便不再繼續往下進行。深入因式分解的標準至少應當至少挖到第五層原因,例如:爲什麼大目標未能完成?因爲運行方法出了問題。爲什麼運行方法會出問題?因爲經驗不足。爲什麼經驗不足?因爲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爲何不去提高專業知識?精力不足。精力如何能節省利用?……這樣找到了具體的問題,也就容易找到解決方案。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實施

01

將“DO”落實爲具體任務“TODO”

“DO”:每兩個月與客戶聚餐一次。

具體任務“TODO”:

(今天)發郵件確認對方日程。

(確定日期後)上網物色餐館。

(確定日期後)電話預約餐桌。

(確定日期後)鎖定自己的日程。

(預約後)發郵件通知對方安排。

(預約後)向上級彙報請客計劃。

通常人們只停留在行動措施 “DO” 的階段。但 “TODO具體任務”,明確了“什麼時候做什麼”。

在團隊中,要將 “TODO” 下達至每一位團隊成員,最好利用人們常說的 6W3H。

6W3H

·WHO(誰)·WHOM(對誰)

·WHEN(何時)·WHERE(何地)

·WHAT(做什麼)·WHY(爲什麼)

·HOW(怎樣)·HOW MANY(多少個)

·HOW MUCH(多大程度)

02

“大膽取捨”,切忌“貪大求全”

“TODO” 列表要剋制,切忌“貪大求全”。每天大約兩成以上的事情實際上是不需要做的,因此要保證把最重要的工作排在最前面。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驗證

計劃階段制訂的路徑、問題和解決方案,以及爲實施制訂的行動措施與具體任務,需要在執行過程當中定期反覆地對它們進行驗證。

驗證階段有四個關鍵步驟:

① 確認大目標的達成率

比方說大目標是:三個月以後目標每月新開發客戶十個;

達成率:(一個月後)達成率60%。

②確認子目標的達成率

比方說大目標是:年銷售額爲一億元人民幣,每週驗證一次;

那麼每週的子目標是:銷售額兩百萬人民幣。

③確認行動計劃的達成率

a. 驗證不能等到“有時間再說”,要“主動驗證”。

b. 爲驗證而驗證的形式主義,同樣是一家公司所要警惕的。

④查明失敗的原因

例如:子目標未能按計劃達成的四大原因:

a. 未能採取具體的行動

b. 採取了一定行動卻不十分徹底(行動措施“DO”不完善)

c. 意外地遇到了新的問題,沒能預料到的問題

d. 建立假說時所確定的因果關係出現錯誤(子目標與行動計劃未能達成一致)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調整

調整方案,歸納起來有以下四大種類。通常我們將這一階段理解爲,在總結和反思的基礎之上,爲下一個PDCA 循環做好準備。

調整對象有以下四種情形。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01

對總體目標進行調整

對總體目標進行調整有三個方式:“終止”、“變更”和“追加”。

“終止”,是指對調整方案研究的結果,人們對該項目已經“失去信心”,甚至覺得“無法挽救”,以至於不得不放棄該總體目標。例如:撤銷不創造利潤的赤字部門(總體目標的終止)→ 終止 PDCA 循環。

“變更”,是指不得不變更目標的達成對象,抑或是達成日期。例如:放棄參加今年的司法考試,集中精力爲明年備戰(總體目標的變更)→ 終止當前的 PDCA,開啓一輪新的 PDCA 循環 。

“追加”,是指在項目進行的過程當中遇到了無法預測的重大課題,爲此不得不另行組織項目團隊以應對新的挑戰。例如:在推進降低成本的 PDCA 循環的同時,發現了不正當的會計處理(總體目標的追加)→ 延續當前的 PDCA 循環,同時開啓一輪新的 PDCA 循環。

02

大幅度修改計劃

例如,總體目標爲“提高經營利潤”,課題由“增加銷售額”變爲“降低經營成本”。爲此各個部門可能都要參與應對,甚至會計部門、採購部門都要被捲入其中。

03

調整解決方案

有時甚至將已經結束使命或者效果不佳的解決方案、行動措施(DO)以及具體任務(TODO)直接剔除,重新加入其他(包括曾經被降格的)解決方案、行動措施(DO)以及具體任務(TODO)。

04

不需要任何調整

4.在團隊中實踐PDCA

團隊PDCA,可以採用“半週會議”——這是每隔三天召開一次的團隊會議,每次三十分鐘。因爲只有三十分鐘時間,才得以就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密集的討論。討論的內容包括目標達成率、要因分析以及如何改善(或者拓展)。

理想的做法是,每一位團隊成員分別就這些內容做成果彙報。

如果課題不明確,或者不知道應當採取哪些對策,還可以就此聽取與會者的意見,當場尋求答案。

有時,與會成員還會就下一輪循環展開討論,一口氣決定出包括具體任務(TODO)在內的所有內容。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事實上,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下,在遠讀重洋內部,每週都會定期舉行2次這樣的半週會議,效果很好,團隊不僅可以做到步調同步,而且能消滅掉團隊成員之間絕大多數“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偏差。

5.小結

以上就是爲你分享的《高效PDCA工作術》當中的精華內容,你可能會發現,“PDCA 循環” 和今年年初爆紅的《原則》當中的方法論,有着相似之處。

在瑞·達利歐的《原則》當中,對原則進行自我迭代的路徑被分成了 5 步:

大膽的目標→失敗→學習原則→提高→更大膽的目標

PDCA 四步法,幫你輕鬆搞定任何事

PDCA 四部曲,和達利歐的迭代路徑異曲同工——

Plan:大膽的目標,小心地計劃;

Do:做對了不放鬆,失敗了不氣餒;

Check:驗證、反思、總結,從中學習原則;

Adjust:調校目標×路徑×現實的合體,能保證自己(團體)不斷進步,進而走入下一個更加高級的PDCA循環當中,實現更大膽的目標。

富田和成在《高效PDCA工作術》的結束語當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爲人不可安於現狀,爲人不可不思進取。

人的價值決定於“未來”。

相信每一個熟悉瑞·達利歐的朋友,都會心有所感。優秀的人總是不謀而合。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重要的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開啓新一輪的PDCA 循環。

要想成爲佼佼者,就要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PDCA 啓動的的不是一種思維工具,而是自我迭代的驅動之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