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蝰全長雄蛇(527+105)mm,雌蛇(634+105)mm。生活時軀幹及尾背面紫棕色,有成對鑲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彼此交錯排列,僅個別橫紋在背中央合併爲一。腹面藕褐色,前端有棕色斑。頭背淡棕灰色,吻及頭側淺粉色,額鱗正中有一前窄後寬的淺粉紅色縱斑。其後二頂鱗上各有淺粉紅色斑。往後斜向頂鱗中縫彼此癒合爲一,止於頂鱗後緣。頭部腹面淺棕黑色,雜以白色或灰白色紋。頭大呈橢圓形,與頸部明顯區別,吻短而寬,吻鱗寬度超過高度,從背面可見到它的上緣。鼻間鱗寬度超過它的長度。額鱗近六角形,前寬後窄,長度超過從它到吻端的距離,略短於頂鱗間縫;頂鱗長度約等於從它到吻端的距離;頰鱗1枚,近方形;眶前鱗3或2;眶後鱗2,前額鱗2;上枚較大;後顳鱗3;上脣鱗6,2一1一3式,第1枚最小,第3枚位於眼正下方,下脣鱗8,少數爲7,有的一側爲9,第1枚較寬大,彼此相切甚多,前3(4)枚切頷片;頷片1對,較寬短,背鱗平滑,17—17—15行,有的通身15行,有的15一15—15行;腹鱗雄蛇170—192枚,平均181,雌蛇178—197枚,平均183.9;肛鱗完整;尾下鱗雙行或少數成單,雄蛇44—52對,平均49.2,雌蛇39~42對,平均40.8。blob.png

白頭蝰頭部白色,有淺褐斑紋。軀、尾背面紫褐色,有13+3對左右鑲細黑邊的硃紅色窄橫紋,左右側橫紋在背中央相連或交錯排列;腹面藕褐色,前段有少許棕褐斑點。 

中國之內:安徽、福建、甘肅、廣西、貴州、湖南、江西、陝西、四川、西藏、雲南、浙江。blob.png

白頭蝰蛇是世界爬蟲界公認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名,歐美曾多次進口,結果全軍覆沒。對於白頭蝰的死因,爬蟲學界也是衆說紛紜,但一般認爲白頭蝰在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另一說法則是由於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無法適應齧齒類動物。blob.png

(該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