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賽集團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品牌管理、媒介代理、數字營銷及公關活動等業務產生的營業收入,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出,品牌管理業務營收佔比超過50%,是公司的核心主營業務。在招股書中表示,因賽集團的主營業務爲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其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深刻的消費者洞察能力、優秀的創意策劃能力等,因此公司在正常業務活動中無需進行技術研發支出。

近日,因賽集團開始網上申購,此前剛拿到IPO批文。雖然因賽集團IPO申報通過,但是其招股書中存在衆多問題,引起投資者關注。

因賽集團主要從事整合營銷傳播代理服務,主要有品牌管理、數字營銷、公關傳播及媒介代理四大類業務。多年來,與騰訊、華爲、歐派、美的、華帝、中移動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形成了長期合作,近三年營業收入總體呈增長態勢,但其淨利潤卻原地踏步,增長停滯,引發了“營收虛增”的質疑。

依賴騰訊、華爲輸血的“夫妻店”上市,未來發展成迷

(近年 因賽集團營收及淨利潤對比圖)

因賽集團不是第一家在國內上市的本土營銷傳播公司,早在2010年,省廣股份和藍色光標率先在國內上市。

廣告傳播集團上市可以利用資本的力量做大規模、提升實力並與跨國廣告傳播集團抗衡競爭。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努力開源節流控制成本,在剛性成本無法降低背景下,廣告、營銷推廣等費用被大幅削減。

在此背景下,因賽集團尋求上市募集資金用於品牌營銷服務網絡拓展、品牌創意設計互聯網衆包平臺建設等多項項目,並預計兩年內開設12家子公司,難免被人疑爲“盲目擴張”。

成功IPO後,其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或更多。

夫妻雙雙上陣,控制權緊握不放

因賽集團創立於2002年,是國內最早從事以品牌管理爲核心的品牌整合營銷傳播代理服務公司之一。

依賴騰訊、華爲輸血的“夫妻店”上市,未來發展成迷

因賽集團和同樣上市的藍色光標、省廣股份不同的是,它是一家“夫妻店”。在A股上市的“夫妻店”並不少見。據統計發現,“夫妻店”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對控制權的緊握不放。

從因賽集團的股權結構中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夫妻雙雙上陣,控制權緊握不放。

據招股書顯示,王建朝、李明夫婦直接及間接持有因賽集團77.67%股份,其中,王建朝合計持有公司38.70%股份,李明合計持有公司38.97%股份,股權分配比較平均,二人共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時,王建朝爲公司的董事長,李明則爲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和其他上市的“夫妻店”一樣,因賽集團現如今要面臨着交接班的問題。王建朝和李明夫婦分別生於1962年和1958年,已到知天命年齡。從招股書中並沒有看到其子嗣進入集團擔任高管,所以培養接班人,或將成爲因賽集團發展首要任務。

對於上市的“夫妻店”來說,夫妻關係決定着公司命運。尤其是夫妻雙雙在上市公司擔任要職的話,將會令管理層非常爲難,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和投資者的利益。

王建朝和李明共同作爲因賽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同時又在公司擔任要職,經過多年的經營,分別已形成自己的圈子,如果有感情起糾紛,對公司發展帶來嚴重傷害。

對於像因賽集團這樣的“夫妻店”來說,夫妻同心是公司穩定繁榮和長久經營的基本保障。除此之外,公司管理、人才培養計劃、接班人計劃等因素,也將決定“夫妻店”發展。

嚴重依賴老客戶“輸血”

因賽集團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品牌管理、媒介代理、數字營銷及公關活動等業務產生的營業收入,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出,品牌管理業務營收佔比超過50%,是公司的核心主營業務。

品牌管理業務從根本上拼的深刻的商業分析能力,真知灼見的乾貨輸出能力,腦洞大開的創意能力及強有力的資源整合及落地能力。除此之外,對核心高管人員的人脈資源也有較高的依賴程度。

依賴騰訊、華爲輸血的“夫妻店”上市,未來發展成迷

(近年主營業務營收佔比)

在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 67.07%、63.33%和 73.72%,從業務收入來源看,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從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公司業務需要對人脈資源的依賴。

因公司存在客戶相對集中,若未來公司與原有客戶的合作不能持續,或新客戶的開拓受阻,則可能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從BAT發佈的2019年Q1財報來看,以百度爲例,廣告收入與2018Q4相比,下降了16.7%;作爲公認的遊戲大廠騰訊在Q1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爲42.4億元,同比下降25%。一系列數據反映出整個廣告市場需求端的頹勢。

以騰訊爲例,2016-2018年,分別爲因賽集團貢獻營業收入爲:7408.84萬、6530.17、7643.24萬。騰訊作爲因賽集團的主要客戶,其第一季度的營銷支出減少,也勢必將影響因賽集團的營收。

因賽集團客戶集中,其客戶的發展情況也將影響其因賽集團營收。

如華爲最近受美國禁令影響,若削減營銷支出,其因賽集團必然有影響。

據CTR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廣告市場報告,廣告主對整體經濟市場的信心波動致使中國廣告市場重新進入調整期,Q1廣告市場整體下滑11.2%。

所以從目前情況來看,短期內,老客戶貢獻營收勢必下滑,廣告需求市場頹勢明顯,未來開發新客戶也有難度。

無核心技術,或成發展掣肘

在招股書中表示,因賽集團的主營業務爲整合營銷傳播服務,其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深刻的消費者洞察能力、優秀的創意策劃能力等,因此公司在正常業務活動中無需進行技術研發支出。

依賴騰訊、華爲輸血的“夫妻店”上市,未來發展成迷

(因賽集團主營業務簡介)


因賽集團服務的騰訊、華爲特別強調自己是技術驅動型公司,而作爲其服務商,卻沒有研發投入,不能“與時俱進”,其競爭力打個問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技術是精準營銷的新型利器。在廣告行業中,越來越多的營銷服務公司轉型爲以“產品技術+創意服務”整合能力爲驅動的新型營銷科技公司。

以同爲上市的藍色光標爲例,早在2015年就收購了兩家移動廣告公司,形成業務互補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

因爲公司持續推進“技術+產品”的模式提高業務效率,有效提升人效,使得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據藍色光標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9.69億元和8.94億元,合計同比下降8.02%。

近年來,以 WPP、陽獅爲代表的4A公司,其營收增長已經非常緩慢,正是因爲廣告業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變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羣越來越細分。精細化給 4A 公司所擅長的媒體採購帶來了衝擊,越來越多得廣告費用被新興的數字、技術導向的代理公司所瓜分,以媒介代理爲主營業務的公司勢必受到影響。

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媒體的碎片化及市場環境的複雜化僅靠營銷人憑經驗及感性思維而得出的決策已經遠遠不夠。

隨着5G、AI、短視頻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勢必會對營銷環境帶來很大變化。而因賽集團卻強調無需進行技術研發支出,此“固步自封”的措施,恐怕難以跟上時代變化,難爲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科技自媒體“互聯網風雲榜”,訂閱號:互聯網風雲榜,個人微信號jiangyahui033 ,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