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歷史文獻展在南京大學開展

  展出的《布魯塞爾筆記》第四本筆記本是國內收藏相對完整的馬克思原始手稿。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5月3日電 (記者 申冉)3日,《風雲激盪200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歷史文獻展》在南京大學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以馬克思的生平檔案和歷史文獻爲基礎,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剩餘價值的發現”“馬克思晚年的生活和探索”“馬克思主義在傳播中發展”五個階段,通過一批實物與檔案文獻立體化呈現了馬克思主義形成發展至今風雲激盪的200年曆程。

  其中,一份馬克思原始手稿和一份《共產黨宣言》書法長卷備受關注。

  此次展覽受到了觀衆的熱烈反響。 泱波 攝

  據瞭解,手稿爲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中的第四本筆記本,原有30張紙60頁,展出的有27張紙54頁,其中49頁寫有字跡。手稿主體部分寫作於歷史唯物主義形成的1845年,爲馬克思對斯托奇、平託、柴爾德等經濟學家著作的摘錄。手稿還包括1861年至1863年間馬克思關於剩餘價值的數學算式和家庭賬目筆記。據此可推斷,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過程中使用了這一筆記本。

  幾經輾轉流傳,目前該手稿由江蘇弘陽集團董事長曾煥沙先生收藏。該手稿的紙張和筆跡經德國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專家鑑定,爲目前中國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對完整的馬克思原始手稿。

  一萬五千字的《共產黨宣言》書法長卷由多位書法名家聯合創作。 泱波 攝

  展覽中,還有一副長22米、寬0.45米、約有一萬五千字的《共產黨宣言》書法長卷,由江蘇書法家孫曉雲、王衛軍、謝少承、張守躍、黃繼革聯合創作,以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形式呈現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既彰顯了中華翰墨藝術的魅力,又弘揚了馬克思的偉大思想。

  此外,展品包括了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爲山所作的《馬克思》雕塑,馬克思在倫敦創作《資本論》的書房和座椅的復原場景等。

  本次展覽系江蘇省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大學承辦,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京圖書館、南京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江蘇弘陽集團協辦。展覽將持續至6月3日。(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