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關注”,更多原創作者,更多優秀作品!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淡品梅意香自來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花中君子氣節高,不畏寒霜獨自傲。春尚未至始先覺,百花園中伊獨早。

——題記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出生那年,老家牆角那顆臘梅開得最豔,若調皮的星星點綴在枝丫間,是那種淡雅的黃,花瓣若臘,又似琥鉑又若碧玉雕成,透着點點堅韌,玲瓏剔透,嬌小可人的樣。父親說:是個閨女,那就叫梅兒吧。從此有了我的乳名。也不知是名字裏有了梅意,還是天生就喜歡梅花。衆花君裏對梅花尤爲喜愛!記得元代王冕的一句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可以想象她們是何等的冰清玉潔,傲視羣芳。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又是一年冬來臨,每每遇着寒意來襲,總會時不時想起梅來,算着日子,期盼着一樹梅花綻放的樣子。喜歡江南的庭院,也有一部分就因爲牆角,山石旁的那幾支梅,瘦瘦的,楚楚動人。但骨子裏卻透着儒雅和俊逸,又浸潤着溫婉與含蓄,她們沒有春風的撫慰,沒有暖陽的親吻,有的只是寒潮的侵襲,和周邊蕭索場景的陪伴,可她偏就不甘讓這世界消沉了去,使出渾身解數,孕育,含苞,綻放。讓這淡墨世界,瞬間芳華!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猶記童年時,我們站在梅樹下,父親說:你知道爲什麼那滿樹葉子枯萎了也不肯落下嗎?爲什麼他們任憑寒意覆蓋,撕咬,還是緊緊的抓住枝幹嗎?原來一旦入冬,陽光不再溫暖,也沒有了充足的雨露,綠葉爲了保全那一樹梅花的順利綻放,只能放棄自己的生命,把營養留給待放的花蕾,可葉兒雖枯仍不捨樹枝,他們用自己唯一盡存的一絲暖意,爲每一朵待開的梅花遮風擋雨,儘量使其多一份溫暖,少一點消耗。當他們盛開時,那些枯葉才悄然墜落。當然,也許那沒有科學道理,可我選擇了信,故而每次細看那些依偎在枯葉上的花蕾時總難免爲那些枯葉而動容!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由此聯想到多少孩子的成長,家長爲之付出了無法估量的心血?又有多少成功人士的背後,一位位默默奉獻的幕後推手啊?誠然,若是提不起的阿斗,那再多的付出也是枉然。顯然,綠葉的付出是值得的。她的孩子迎着寒風怒放!不矯揉造作,每一片花瓣都蘊含着堅韌,他們伸出雙手去擁抱漫天的雪花,他們擁吻着,呢喃着。在雪的懷裏散發着清雅的幽香。在純白的世界裏,俏皮的舞蹈着,又恍若嬌羞的女子,猶抱琵琶半遮面。在皚皚白雪後,盈盈而笑。他們給寒冬增添色彩。她不愧是四君子之首,她們是挑戰嚴寒的高手,她們是迎接春天的使者。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隨着年齡的增長,對梅的喜歡又多了一份感覺。當梅花綻放的時候,我又老了一歲。年年花開都嬌豔,歲歲年年人不同!老家的梅樹早已隨着老宅而去了。可每當梅開正盛的時候,我會拿出老家那張梅樹的照片。我站窗口,一支梅花透窗而入,我似乎能還能聞到那淡淡,清雅的幽香,我笑着,梅花笑着,頓時,再無寒意,再無歲月痕跡。有的只是那份回憶的暖。暖入骨髓!

聆聽|靜山竹語:《淡品梅意香自來》——誦讀:荊棘鳥

誦讀:荊棘鳥,用簡單詮釋純淨,用聲音溫暖心靈,用語言漫步網絡,用初心蕩滌渾濁……堅持做一個正能量的傳播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