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媒體報道稱,目前的格局是美國尋求以激增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爲武器,獲得“能源支配”地位,而中國則通過掌握能源方面的新一代技術,把握主動權。報道介紹,中國消費着世界近1/4的能源,中國所推動的能源轉型有可能具備決定世界潮流、支配未來能源秩序的力量。

原標題:全球能源競爭,中國或憑這一優勢贏得主動——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道 當前,國際能源競爭愈發激烈。日本媒體報道稱,目前的格局是美國尋求以激增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爲武器,獲得“能源支配”地位,而中國則通過掌握能源方面的新一代技術,把握主動權。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29日報道,2018年,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產油國。推高產量的主要因素是頁岩革命。

報道稱,能源和國際政治互爲表裏。經過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石油成爲國家安全保障的關鍵,圍繞石油的地緣政治成爲國際政治的重要着眼點。將20世紀稱爲“石油世紀”的美國研究者丹尼爾·尤金表示,“按棒球來說,頁岩革命剛剛進入第5局”。高水平的生產還將持續。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力爭實現“能源支配”,即以頁岩革命帶來的優勢爲武器,推動美國的影響力擴大。

報道認爲,作爲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中國也不得不應對這種變化。而在新一代能源技術方面領跑可以說是超前戰略。

報道介紹,中國希望主導供應鏈整體,不僅是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純電動汽車(EV)、純電動汽車用蓄電池等技術,還包括蓄電池所必須的鋰和鈷等的資源和設備生產、引進、使用後的回收利用。

報道稱,在2017年的光伏面板供貨量世界前10家企業中,9家是中國企業。同年銷售的純電動汽車有五成是面向中國。政策帶來的強有力援助措施有助於形成基礎雄厚的企業羣。

純電動汽車優於發動機汽車,風力發電優於燃氣輪機,中國着重發展的不是落後於日美歐的現有技術,而是藉助新一代技術掌握主導權。

報道介紹,中國消費着世界近1/4的能源,中國所推動的能源轉型有可能具備決定世界潮流、支配未來能源秩序的力量。

報道認爲,當今時代,能源地緣政治的重心不在於資源的多寡,而是由技術的優勢地位決定的。先進和創新技術的保持將決定能源主導權的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