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強完善社會共治 讓騙保無所遁形

萬周

爲鼓勵社會各界舉報欺詐騙保行爲,加大對欺詐騙保行爲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基金安全,北京市醫保局、市財政局日前印發《北京市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爲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各界對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爲進行舉報,一經查實將根據查實金額的一定比例對舉報人予以獎勵,每起案件最高不超過10萬元。

近年來,醫療騙保屢見不鮮,其中不乏騙保者鋃鐺入獄的個案。醫療騙保行爲的蔓延,不僅損害全體醫保參保人的利益,擾亂醫療醫保秩序,而且敗壞醫德醫風,褻瀆醫保公信力,其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醫療騙保行爲多發的現實語境下,北京市出臺鼓勵公衆舉報醫療騙保行爲的實施細則,通過打一場“人民戰爭”嚴厲懲治醫療騙保違法犯罪行爲,可謂正當其時。

毋庸置疑,懲治醫療騙保行爲,既需要政府職能部門發力,更需要公衆的積極參與。尤其是在監管執法制度體系還不能百分之百保證萬無一失時,充分調動公衆的積極參與,對於依法懲治醫療騙保行爲也就勢在必行,且不可或缺。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相比於監管職能部門發現線索、固定證據因程序繁瑣致使效果不佳而言,不少公衆與醫療騙保者朝夕相處,對其違法犯罪行爲爛熟於心,最容易揭穿其騙保的伎倆。只要充分調動廣大公衆的舉報熱情,監管職能部門就能借助公衆的舉報,及時發現醫療騙保者違法犯罪行爲的蛛絲馬跡,進而順藤摸瓜地對其予以精準打擊。因此,在這種意義上,通過獎勵舉報的方式,引導公衆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依法懲治醫療騙保行爲的鬥爭中,顯然不失爲理性務實的有效選擇。

從社會治理的角度來看,依法懲治醫療騙保行爲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是監管職能部門單方面的事情。特別是在依法懲治醫療騙保行爲尚未形成合力的語境下,迫切需要公衆的參與,而調動公衆參與的最直接有效辦法,獎勵舉報無疑是首選。現實中,不少公衆儘管對醫療騙保者的不法行爲深惡痛絕,但因爲沒有獎勵的激勵,往往對此抱着“事不關己”的消極心態。更何況,舉報醫療騙保行爲往往會面臨打擊報復等諸多風險,沒有獎勵的激勵,多數公衆更不願“惹火燒身”。

可見,調動公衆參與依法懲治醫療騙保行爲的積極性,除了強調舉報者對此應盡的義務外,更應該對舉報者給予獎勵的激勵。一旦舉報有獎勵的政策能夠常態化落地生根,那麼公衆參與舉報的熱情必將空前高漲,不僅可以對監管執法力量的不足形成有益補充,也能讓公衆舉報與監管執法一道,相向而行釋放出社會共治正能量,從而形成強大的威懾效果,讓醫療騙保行爲在“人人喊打”的“人民戰爭”中無所遁形。

當然,獎勵公衆舉報的目的旨在打一場懲治醫療騙保行爲的“人民戰爭”,不能本末倒置地將手段當成目的。對此,監管職能部門在獎勵公衆舉報的同時,還應規範公衆的舉報行爲,儘量防止獎勵舉報的劍走偏鋒負面效應。同時,鑑於舉報醫療騙保行爲客觀上存在不小的風險,監管職能部門還應加強保護舉報的長效機制建設,讓公衆沒有任何顧慮地敢於舉報。如此,纔能有效激發公衆舉報醫療騙保行爲的熱情,確保公衆舉報與監管執法相得益彰地發揮好合力共治的威懾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