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訂閱哦!

導讀

鬥魚以其豔麗的顏色和好鬥的性格贏得了衆多養殖家和玩家們的喜愛。鬥魚的種類有很多,如泰國鬥魚、中國鬥魚,半月鬥魚、馬尾鬥魚等,這些鬥魚的生活習性有一定的差異,但差別也不會太大,其中以中國鬥魚最好養。那麼,鬥魚怎麼養?飼養鬥魚有哪些注意事項?

鬥魚是一種早已被熟知的觀賞魚,是最商品化的熱帶魚之一。雖然說鬥魚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它們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是非常理想的混合飼養品種。

一、鬥魚怎麼養

1、水質和水溫: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爲宜,pH值爲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並做及時的調整,爲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2、光照環境: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3、飼養設備: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爲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中國鬥魚怎麼養

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色彩斑斕;其誇張的外型表現和旺盛的狂野鬥性是其魅力所在。中國鬥魚因爲具有迷鰓器官(又稱褶鰓),可以在低氧水中正常生存。飼養應使用弱酸性至中性的軟水,飼養溫度最好在25—28攝氏度,但中國鬥魚體質強健,能耐3度低溫,冬天不加溫也可以,容易飼養。繁殖也比較容易。繁殖水溫28攝氏度,弱酸性清潔軟水,必須有漂浮性水草。

中國鬥魚雄魚具有鬥性,但仍然可以羣養,不過如果想要培養表現力良好的個體,則最好選優秀的年輕公魚進行單養。單養要注意給足夠的水量,水妖精過濾並定時換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潔,浸泡過曬乾的枇杷葉(欖仁葉)的老水對鬥魚飼養有一定幫助。最好有暗色底砂並適量種植莫絲和漂浮性水草,光照不宜過強。爲了培養鬥魚鬥性,應該每天進行2-3次,每次5—10分鐘的照鏡子訓練,讓鬥魚與鏡子中的自己炫耀搏鬥,改善體色與鰭的表現力。剛開始進行單養的兩至三天內不要餵食,隨後每日少量多次投餵血蟲、漢堡等飼料,量以5分鐘內喫完爲準,多餘飼料及魚糞便要及時清除。

半月鬥魚怎麼養

半月鬥魚適宜飼養的水溫爲20-25攝氏度,半月鬥魚對於水質的要求並不是非常高的,一般總硬度在6-8GH、酸鹼度在6.5-7.5均可。雖然半月鬥魚雄性之間容易發生爭鬥,但是他們能和大多數小型熱帶觀賞魚都能和平相處。

飼養半月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爲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如若想飼養兩隻雄性半月鬥魚激發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隔一塊玻璃再插一塊無毒塑料板,既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

建議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爲宜;可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二氧化碳需求量低的水草;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型燈具。

二、鬥魚常見病及解決辦法

1、黴菌

幾乎都是水質及溫度不正常所引起。此種病狀會快速傳染,所以需要消毒常用器具及進行整缸治療。用市場上銷售的黴菌藥很快就能治癒。或着可以用鹽浴治療,但效果較慢。此病極易感染泰國鬥魚,若不及時治療,會很快造成死亡。

2、白點病

這是熱帶魚類常見的疾病,不只見於鬥魚。水質與溫度的不規則變化容易引起此病。特徵是身體的表面有白色圓點附着。治療的方法有三種、1.病發初期可以將水溫提高至30度。2.使用甲機藍並且亦將水溫提高至30度。3.使用鹽水沐浴並加溫也有不錯的效果。

3、胡椒病

這是比白點病更小的白色(或咖啡色)點狀,密密麻麻的,像是胡椒塗滿了魚的外表的症狀。一般都是水質的突變所引起。採用鹽水沐浴就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4、立鱗或松鱗病

此病不好治好,這是由水質惡化的而引起的感染。病症是魚鱗豎立,魚體黏液被大量分泌。治療必須使用真菌藥加細菌藥一起治療,並多注意殘餌及水質。

5、針洞及爛鰭

鬥魚常發生的疾病。外觀像是鰭中間破了一個小洞。一般都是水質的突變或健康狀態差時移動或運輸或打鬥所引起。治療方法可以使用黃藥治療並多注意水質以免二次感染。

6、脫色

鬥魚的一種的身體顏色脫落變淡。原因是健康狀態差,多注意餌料與水質。

7、身體的表面粘膜的剝離

水質的突變使身體的表面粘膜產生受損,並被剝離魚體。這是鬥魚換水後常見一種疾病,常導致死亡。在換水的時候應多注意魚只,並確保換的水是優良的水質。

8、黃口魚微小病

最初的原因是鬥魚進行激烈的爭鬥導致受傷。傷口被黴菌感染,並化膿。在臉部下方最常見,腫脹常延伸到臉後方。

9、腹水症

外觀像是肚子不正常腫大。原因幾乎都是不當的餌料及不良的水質所引起。但也有可能是因體內寄生蟲引起。一般都是先從水質改善與改變餌料(減少餵食)做起,甚至暫時不餵食物。如果沒效果時,過一陣子再使用體內驅蟲藥物。此病狀常併發立鱗症,須非常有耐心才能治療此症狀。

10、夾尾

一般都是由水質不良所引起。改善水質環境並使用細菌性藥物能很快治癒。

三、鬥魚可以混養嗎?

對於鬥魚這種天生個性好鬥的魚,想要混養那可是非常考驗主人的一件事,怎樣才能讓鬥魚和別的品種的魚和平共處呢?什麼品種的魚比較容易和鬥魚混養呢?網友嘗試過魚缸裏有熒光紅斑馬,球球,紅綠燈,還有4只嘴的黑裙,果然,鬥魚只圍着樹遊,見紅綠燈也不咬了,被黑裙發現,黑裙還會追着它到處跑,剛開始每天都檢查其它小魚的尾巴,後來發現鬥魚根本就失去囂張氣焰了,到現在,放了大量的黑殼蝦進去,它也不咬,整個水族箱很和諧,就是偶爾黑裙追着鬥魚跑。總結下,要想混養鬥魚,必須得有幾個容易隱蔽的地方,供給鬥魚用來佔領地盤,還要有一種能對鬥魚產生威脅的魚,但又不能傷害鬥魚!

四、飼養鬥魚有很多的注意事項

1、應避免於水流湍急處飼養,否則無法繁衍,最好是在靜止的水域。

2、要避免經常換水,以免水溫溫差太大。

3、避免置於陽光直射的地方,如場地受限制無法避免時,亦應有適當遮蔭。

4、切勿以水直接衝擊其鰓蓋,以免傷及其唿吸用迷器。

5、水族箱或池塘內應養殖自然水草,如水蘊草、水芙蓉等,以便其繁殖與躲藏。繁殖期間應另外準備數個容器,同樣內置水草養生,以便必要時移居小魚與隔離其他鬥魚用。

6、避免跟其他種類的魚養在同一容器內,像是金魚(會被鬥魚打死且眼珠不見)或是鯉魚(會發現鬥魚誤闖錦鯉的嘴中,最後只剩半截身體)等等。注意養殖的水面是否佈滿浮萍水生植物,一定要讓鬥魚有探出水面換氣的空間。

7、用較小容器飼養時,要注意鬥魚探出水面換氣的動作是否會有跳出容器的危險。

雖說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比較好養,但也不能疏於飼養,即使他們有頑強的生命力,最終也不會用活力來“報答”你。想讓鬥魚們與你作伴,那就快快體現自己作爲主人的愛心以及耐心吧!

- TH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