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軍改後,陸軍13個集團軍中新組建了若干個空中突擊旅,是比陸航團規模更大的空中作戰力量,這一新型作戰力量的最主要基礎就是中型以及重型運輸直升機,現役以米17/米171、UH60黑鷹、直8等機型爲主。

目前,10噸級的直20仍處於試飛的最後階段,30噸級以上的超重型直升機,暫時還處於概念設計階段,研發成功需要很長時間。

在直8系列軍用直升機基礎上經全面改進而來的直18A型軍用運輸機,在軍改的關鍵時刻,已開始陸續裝備國內陸軍航空兵,當然空軍空降兵和海軍航空兵也有可能裝備該機型。

直18A,是直18系列中最新服役的型號,先前已有反潛型和預警型服役部隊,由於強化高原飛行性能,該型機裝備了功率更爲強大的新型渦軸發動機,並採用了更多機體複合材料,所以重量得以減輕,有效升限能達到6000米以上,能滿足國內陸軍航空兵對直升機高原飛行性能近乎苛刻的要求。

直18A的長度和寬度變化似乎不是很大,這從機體外觀可以判斷,但其最大起飛重量和有效載荷應有所增加,可外掛和內載更多的人員和物資,吊運重量可達五噸,意味着可將4噸級的AH4型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吊上高原,從而極大地提高空中突擊旅和山地部隊的作戰能力。

該型機噸位極有可能在13-15噸級之間,是國產直升機的一大突破,隨着直18A的服役,國內將不再進口13噸級的俄製米17/米171系列運輸直升機,從而實現這一噸級直升機的全國產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