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製造廠資本支出修正 臺商迴流、東協訂單看旺

隨着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臺系廠務設備業者坦言部分陸系客戶資本支出出現小幅修正,但貿易戰加速推動臺系各類產業業者加碼投資臺灣建廠以及東協佈局,仍對於廠務業者接單有不小貢獻。

據華強旗艦瞭解到2018年可說是聖暉集團豐收的一年,無塵室機電工程設備業者聖暉與旗下製程供應系統設備廠朋億年營運業績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來自紅色供應鏈相關客戶營收比重大增,也受惠中國中國產業政策利多。

電子製造廠資本支出修正 臺商迴流、東協訂單看旺

聖暉2018年全年營收來到新臺幣142.2億元,年增24.33%,創歷史新高佳績。聖暉相關業者坦言,表示主因系來自於中國半導體及光電產業積極發展所致,但展望今年,聖暉力求客戶多元發展,不易受單一產業景氣影響,對於今年整體營收,仍樂觀看待。

聖暉主要業務爲無塵室機電整合工程及水氣化供應系統工程等,終端客戶包含光電產業、半導體產業、生技產業及能源產業等。熟悉廠務工程業者坦言,近年聖暉集團於中國中國營收比重持續提升,也深耕許久,推動2018年來自中國區域市場客戶營收比重已超過臺灣。

聖暉相關業者表示,集團擁有一條龍的無塵室設計及機電工程整合能力,可以從承包設計、施工到完成最終驗證,由於具高施工水平與效率,受到中國廠商青睞,持續增加當地的接受度。

受到近期中美貿易戰以及終端電子消費產品銷售疲弱影響,雖然電子製造業廠商的資本支出不若先前強勁,不過,聖暉整體已簽約但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案量,仍維持高水平。

電子製造廠資本支出修正 臺商迴流、東協訂單看旺

此外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及中國環保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已有許多廠商陸續詢問廠房迴流臺灣或外移東南亞的設廠需求。據瞭解,如被動元件大廠中專精電感元件的奇力新、存儲器產業的華邦電等,都是聖暉集團的機會。

聖暉除半導體產業及光電面板產業之外,尚服務許多電子外圍產業,包括電子零組件、計算機外圍等,其他產業如生技、製藥、民生、商辦,仍存在相當的設廠與資本支出之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大大受惠於紅色供應鏈商機的,非聖暉旗下朋億莫屬。朋億全年營收來到新臺幣48.66億元,年增高達45.6%。朋億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由於化學品供應系統影響製程良率,一旦質量好、安全性佳、穩定性高,客戶黏着度相對高。

2018年朋億主要受惠於中國半導體、面板擴產效益,朋億營收創下歷年新高。近期陸系客戶資本支出雖略爲減緩,觀察朋億在手訂單,主要客戶建廠仍依進度進行中。

朋億整體營收超過8成來自旗下高潔淨度化學品供應與分裝系統設備出貨及工程服務業績貢獻,而高潔淨度化學品供應與分裝系統設備爲包括半導體、光電廠等整體制程的廠務系統設備,係爲新廠建置中爲優先設計布建的設備之一,朋億不僅爲目前兩岸半導體、光電等知名大廠擴建新廠及新產線的主力設備供應商,觸角更深入新加坡等東南亞的國際半導體廠。

此外,朋億近年切入之環保業務,2018年營收佔比約5%,由於兩岸對環保議題日益重視,將未來重要成長動能之一,其中高科技廠製程所產生之廢液處理,朋億與日本大廠合作,提供SRS廢溶劑回收再生之系統設備製造;廢溶劑回收業務部份,亦屬長期且持續性之業務,中國面板廠客戶目前已經穩定下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