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璇农业测土施肥取土方法步骤土壤营养均衡

天璇,北斗七星第二颗星,天璇星.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

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古人认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晋书天文志》说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北斗为帝车之象,天枢、天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各有其属性,天枢为七星之枢纽;天旋掌旋转;天玑主宰变动;天权掌权衡;玉衡则是衡平轻重;开阳是开阳气;摇光乃摇光芒之意。前四颗星叫“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星叫“斗杓”“斗柄”。这七颗星就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除天权δ是三等星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联接天璇β和天枢α两星的线延长约5倍处,可寻找到北极星。故β星和α星又名“指极星”。

北斗二、天璇

巨门星古来称为“暗星”,在阴性星群里地位很特别,个性耿直,直言不讳。

巨门,北斗第二星

天文名称:天璇

优点:心思细密,耿直明快,专心一意,理解力强,中规中矩,直来直往。

如果把天旋这颗“暗星”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农业土壤,对农业土壤最好回报就是农业土壤营养均衡,让百姓种出最好的庄稼,土豆,韭菜,玉米,各种水果,让老百姓受益!

农业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而且体积重量巨大,一亩地耕作层土重就达15万公斤。而测定土壤中一种养分的含量所用土重只有几克或更少。用几克的量来代表几十万公斤的量,足以证明取土在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即所取土样必须要有代表性。如果取土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所取的土样没有代表性,即使是化验方法再准确,配方人员的专业能力再强,也反映不出土壤养分的真实情况,提出的施肥方案将毫无意义,测土配方施肥必须按正确方法取土。这是对农业土壤的尊重和敬畏.

天璇农业测土施肥土壤取土方法/步骤

1.取土时间

一般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下茬作物播种施肥前进行;如受化验时间限制,也可在前茬生长后期,并且不再施肥时取;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第一次施肥前取;如作物生长期间出现异常现象,又怀疑与养分有关,可以随时取土,最好取生长不正常位置和生长正常位置的两份土。

2. 取土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所采地块的土壤特性。一般一亩左右可以取5个点,1-3亩取7个点,面积再大,取样点数也随之增加。取样点位的确定可用S型

3. 取土深度

采样的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铁锨斜向下切取一片土壤样品,深度为耕作层深度,一般20厘米左右,取样的厚度5-7厘米,各点的深度、厚度应基本一致。见图2。果园应在树盘内取土,取土深度为0-40厘米。高垄种植的作物应在垄两侧取土,不要取垄底的生土;矮垄种植作物,垄两侧的取土点数应占总取土点数的70%,垄底占30%。

4. 取土数量

按以上采样方法,每个点的样品都装在编织袋内,所有的点取完后充分混合,然后把全部土倒在一个干净平整的地方,再混匀,在混匀的过程中,剔除石块和杂物后摊成厚度均一的圆形,从中间划十字,把土分成四份,再把对角的两份去掉,如土还多,再以同样的方式处理,直至剩余量1斤左右为止。见图3。装入小袋内,再套一个袋。写好标签,放于两个袋之间。扎好口。

注意事项

· 温馨提示:取样点数要达到应取的数量,不要在地头、沟边、动过土、堆过肥的地方取样。· 温馨提示:要保护好取土标签,避免破碎。取两个以上土样的户一定要编好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