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同时还是吃货大国,国外能吃的,中国也能吃,国外不能吃的,中国还是能吃。中国不仅美食多,零食也多,饿的时候用零食充饥,不饿的时候吃零食消遣,现代零食千奇百怪。当然不仅现代有零食,古代也是有的,古代人的零食也有不少,而且很多我们现在还在吃,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五大网红零食。

第一种、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一串,然后蘸上麦芽糖稀,麦芽糖稀遇到风就会迅速变硬,如此便成了冰糖葫芦。一般是用山楂作为主料,吃起来酸甜,还甜冰冰的。

冰糖葫芦起源于南宋,冰糖葫芦还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

第二种、糖画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糖画分成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所用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了。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据《坚瓠补集》记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

第三种、蜜饯

蜜饯也称为果脯,是一种糖蜜制水果食品,历史悠久。一般是以桃子、杏、李、枣之类的果蔬为原料,用糖或者蜂蜜腌制加工做成的食品。唐宋时期,朝廷将进宫的水果用蜂蜜浸泡保存,制作精细,品种多样,经过选果、洗净、浸泡、熬制等工序制成,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新中国成立后,蜜饯工业发展异常迅速,形成一些具有较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工厂,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使蜜饯工业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

第四种、麦芽糖

麦芽糖主要由小麦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同时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麦芽糖营养分析:麦芽糖润肺,生津,去燥;可用于治疗气虚倦怠、虚寒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症。

第五种、烤番薯

烤番薯可是孩童时代不可或缺的事情,三两好友聚在一起烤番薯,顺带还能谈心暖手。烤番薯又称为烤地瓜,是中国街边小吃之一,在冬天最为常见。街边小贩大多以柴火放在大圆铁桶内煨番薯,用火力较持久的炭保温加热,吃的时候要趁热,否则凉了以后就会变硬。番薯富含纤维素,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粘液、积气和腐败物,排出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保持大便畅通,改善消化道环境,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