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不講道理”,但要做得有道理。

01

家長越喜歡講道理

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行不言之教”是傳誦千古的經典教育方法,理論上人們都認可,可遇到問題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總是如何勸說孩子,如何給孩子講道理。

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她講述了這麼一件事:

最近女兒不好好走樓梯,特別喜歡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滑着下樓。

媽媽不允許孩子這樣做,說樓梯扶手平時沒人擦,那樣會把衣服弄髒磨壞。但再一次下樓時,孩子又那樣,屢說屢犯,家長終於失去耐心,大發脾氣。

孩子當着家長的面不敢那樣做了,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衣服袖子下面經常是髒髒的。

陳述完事情後,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次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我對家長說,你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說明在這件事上,講道理是不對的,發現不對,就應該立即停止。

想教育她很簡單,回家找兩塊抹布,家長和孩子一人一塊,自上而下把樓梯扶手擦乾淨,既做了公益,又滿足了孩子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家長一聽,恍然大悟: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

就這件事而言,孩子不過是想變個花樣走樓梯,家長卻不體恤孩子,這麼微小的一點童趣都不給孩子,對這麼簡單的嘗試都不能容忍,這和家長所說的給孩子“尊重”就完全不搭界。

家長之所以沒想到,在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說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多麼沒道理。

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

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02

把“講道理”當成教育

這幾乎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有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3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運用最純熟的。

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

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陳述我爲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以此來“感化”孩子。

每當我告訴家長:不要跟孩子講道理,也不要“不講道理”,更不要試圖感化他,仍有很多家長會困惑:

如果講道理孩子不聽,除了生氣或感化他,還有什麼方法呢?難道不要教育他嗎?

當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這是在使蠻力,是思維懶惰和粗糙的表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問題之扣越系越複雜,越系越死。

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有位媽媽,從孩子一歲半時,開始每晚給孩子刷牙,可小傢伙怎麼都不配合,任憑媽媽講多少道理都沒用,刷牙成了天天必打的戰爭,總是弄得雙方都不愉快。

後來,這位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孩子有一個很喜歡的小熊玩具,媽媽在晚上要刷牙前跟孩子說:“寶貝,小熊這麼長時間沒刷牙,牙疼了,長齲齒了,你幫它刷刷牙好嗎?”孩子很樂意地接過媽媽準備好的牙刷幫小熊刷起來。

給小熊刷完牙後,媽媽表揚孩子刷得好,並說:“小熊真乖,給它刷牙它配合得真好。”然後問孩子:“寶寶想不想讓小熊看看你也很乖,也會好好配合媽媽刷牙?”孩子高興地說好,史無前例地配合媽媽刷牙。這樣幾天下來,孩子再也不厭煩刷牙了。

此後其他的一些小事上,家長也都少說多做,儘可能傾聽孩子的意見,結果孩子哭鬧大大減少。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

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爲,最後纔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03

講道理孩子不聽,不妨換個做法

孩子有時候確實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給家長帶來麻煩。

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想辦法和孩子溝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願望,不要輕易下論斷,說孩子“不聽話”。

家長當然可以直接給孩子講一些正確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聽,就應該考慮換一種說法。

實踐證明,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通過問答的方式,調動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

有位媽媽說在兒子3歲前,她上衛生間不注意關門,孩子經常跟進來。後來她覺得孩子越來越懂事了,讓他看到自己蹲馬桶的樣子不好,就不再允許孩子跟進來,孩子不聽,非跟進來不可。

媽媽很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總沒什麼效果,媽媽只好強行把門閂上,孩子每次都在外面拍打着門,哭得聲嘶力竭,有一次甚至哭吐了。

從此,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媽媽去衛生間這件事上,即使他正和姥姥玩着,或正在看電視,媽媽想悄悄地溜進衛生間時,他不知爲什麼總能發現,會馬上丟下正做的事,衝過來高喊“不讓媽媽上廁所”。

這位媽媽非常發愁,每天上廁所成了一件警察抓小偷的較量,感覺真是累人。

既然前面已講過道理,沒用,就不要再講,換一種方法,用問問題的方式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效果也許更好。建議她問孩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不讓媽媽去衛生間,那你覺得媽媽尿褲子裏好還是尿馬桶裏好?”

大多數孩子第一問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會很快判斷出來,尿褲子不好。

孩子一旦給出這個答案,多半不會再阻攔媽媽去衛生間。個別孩子,因爲和家長爲這事擰巴了挺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故意彆扭着回答,說尿褲子好,那麼接下來家長問第二個問題。

“你喜歡媽媽高興,還是喜歡媽媽不高興?”

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選擇喜歡媽媽高興。就像父母本能地會愛孩子,孩子也會本能地愛父母,願意討好父母,所以在這個問題中,幾乎很少有孩子會選擇要媽媽不高興。

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對第一個問題重新做一下選擇。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確選擇,要真誠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

然後讓孩子在外面等着,並給他一個期待,讓他看看一會兒媽媽出來後,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

對一個幼兒來說,只要有一兩次,他體會到正確選擇的快樂,看到媽媽因爲自己的選擇而高興,正面心理得到強化,問題多半就解決了。

萬一你的孩子實在是特別,到這裏還不行,固執地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那繼續問第三個問題。

“你希望媽媽只是今天不高興,還是明天也不高興?”

很少會有幼兒會繼續選擇讓媽媽不高興,只要他選擇了明天要媽媽高興,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按前面的套路來解決。

最意外的是孩子繼續選擇明天也不讓媽媽高興,媽媽在第二天可以接着問同一個問題:媽媽今天因爲不能正常上衛生間不高興了,你希望明天媽媽高興嗎——家長問話的態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誠。

因爲誇張的口氣會誤導孩子,讓他以爲這只是個遊戲,故意做出錯誤的選擇,以延長遊戲時間;更不能表示出生氣,那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壞,刺激其負面心理。

這位媽媽後來說,她問到第二問,問題就解決了,很有效。

可見,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爲教育的重要性。

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

在教育這件事上,教條不重要,父母身體力行體現出來的教養才重要。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爲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教育的道和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