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家都覺得小米應該值2000億美元?

作者丨卯妮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本週四(5月3日),小米提交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有望成爲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市場普遍認爲,這將成爲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未來要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

儘管雷軍在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接受採訪時曾經明確表示,小米IPO的時間點大約在2025年。但是,從今年初開始,小米要上市的傳聞就一直在坊間流傳,外界對小米上市時間和市值的猜測也從未停息,如今,“提前”7年上市已經毫無懸念了。

小米上市,估值成了最大的懸念。是撐死也就200億美元,還是2000億美元也不能封頂,引發了投行、媒體和大衆的熱議。

小米如何通過錨定效應影響IPO估值?

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部分)

今年3月份,基石投資者對小米估值定價在500億美元到680億美元不等。而不久前胡潤髮布中國第一季度獨角獸榜單中,小米和滴滴以3000億以上的估值並列第二,螞蟻金服以4000億以上的估值位列第一。目前,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小米的估值就這樣在短短的數月中一路水漲船高。

然而,不論外界怎麼猜測,小米的招股書中並沒有披露募股規模和估值預期細節,雷軍本人也在多次被問及這一問題時對三緘其口。

今天,我們來看看錨定效應是如何影響小米IPO估值的。

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授予了美國普林斯頓的Kahneman教授,因爲他曾在1979年首次明確提出了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這一理論之所以叫前景理論,據Kahneman教授自己說,只是隨便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爲了讓大家更好地記住它。

前景理論是通過修正最大主觀期望效用理論發展而來,以社會人的行爲特點和心理特徵爲出發點,研究影響決策行爲的非理性因素,使其更真實地描述決策的行爲過程。Kahneman教授提出的前景理論認爲,現實情境中,人們通常是依靠直覺即啓發式來做出的決策,而不是主要依靠精妙的計算和複雜的分析而做出決策。所以人們的判斷決策在“啓發式”的條件下,其結果通常會表現出非理性以及出現偏差。而代表性、可得性、錨定和調整是前景理論中的三種最具代表性的“啓發式”。

而此前,斯坦福的教授Tversky和Kahneman一起通過經典的“幸運輪”實驗證明了著名的錨定效應(phenomenon anchoring——不同的起點產生不同的估值,這些估值偏向於初始值

通俗來講,當人們需要對某件事物進行估值時,都會選取某一特定數值作爲參考值,這一特定數值就像錨一樣定在那裏,制約着你的估值。不同初始值會對以後的數值估計產生影響,一般來說,開始的初始值比較低的話,那麼估計值往往偏低,開始初始值高的話,那麼估計值往往也高。也就是說初始值,或者說是“錨”是個體的判斷依賴的根據,然後進行不充分的向上或向下調整,即所謂的“錨定與調整”

經典的實驗帶動了學者的興趣,作爲前景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啓發式,近年來,錨定效應在衆多領域中得到了較多的研究和驗證,隨着行爲金融研究的深入,“錨定效應"越來越多被用於分析和解釋資本市場中一些“異象" 。

理解了這一理論,我們不就難理解爲什麼小米的估值在小米確定IPO的短短數日內一路飆升,因爲,這也許就是一個套路。儘管人們覺得2000億美元的估值很高,但是經過媒體熱炒,喫瓜羣衆們的討論也都紛紛圍繞2000億美元展開,將2000億美金作爲一個錨。因此,人們心中小米最終的估值將會抬得很高,而如果人們關注的是最低估值200億美元,那人們心中最終估值將會對小米IPO產生極大的不利。而追根溯源,2000億美元的估值並不是投行、媒體、保薦人給出的,而是小米自己透露的。

小米如何通過錨定效應影響IPO估值?

據網易科技今年1月報道,從小米高層人士獲知了雷軍確實在11月份與投行進行了接觸,而2000億美元的目標,也受到了投行的認可。通過錨定效應,就很容易理解這則報道的意義了。2000億美元的估值對於小米顯然像是蛇吞象,畢竟百度和京東都沒有達到1000億美元的市值,而這則報道中,放出小米高達2000億美元的錨定價格,提高了市場的心理預期,爲IPO估值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小米將錨定效應運用的這麼嫺熟不是沒有原因的,通常來說,手機行業有三種定價方式

利潤定價,像蘋果和三星,因爲屬於市場龍頭企業,因此以追求利潤爲目標進行定價;


成本定價,一些針對低端市場銷售的手機主要採取此定價法;


錨定價格,小米手機玩兒的最溜,同樣的內存處理器像素屏幕,雖然沒有蘋果手機那麼上檔次,但勝在價格低,性價比高,比起其他一些同等價位的雜牌的國產手機,性能質量高出很多,因此,小米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自錨定效應提出後的四十多年時間裏,這一理論在各個學術領域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研究,經濟學、金融學、心理學、營銷學等各門學科都對這一理論開展了衍生研究。

而應用更廣泛的還是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我們淘寶的時候,購物車裏的某樣東西比加入時低了幾塊錢,即使還不是最低價,但也許就會衝動下單。大城市裏高昂的房價,即使已經超出了承受範圍,但只要購房者買房後房價又繼續上漲,都會產生自己買房賺到了的感覺。錨定效應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你稍加觀察,就會發現,今天又被套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