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祸国殃民,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之后,回到家乡组建义军。各路英豪在曹操发布檄文之后,纷纷响应,要讨伐董卓。

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最终董卓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开始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袁术:同盟解散后,袁术得到孙策手中的传国玉玺,称帝于寿春。攻打吕布不成,却反被吕布所破。曹操又会合吕布、刘备、孙策等讨伐袁术。袁术大败,逃到淮南。袁术奢侈过度,不懂体恤军民,导致众叛亲离,于徐州北上路上吐血身亡。

韩馥: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孔伷: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起兵讨董卓的地方势力之一。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个豫州刺史孙坚。正史中孔伷的事迹较少,只《英雄记》提到他“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刘岱: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王匡:董卓派遣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数名朝廷重臣,携带诏书到河内郡,游说驻守在当地的袁绍,袁绍不接受他们的游说,派遣王匡收押他们进入牢狱。此后,胡母班与吴循、王瑰等人,同时被斩首。王匡虽是奉命行事,但还是让胡母班的亲属感到不满,于是找曹操达成联手合作的协议,最终使王匡因他们的攻击而去世。

张邈: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全家及弟弟张超都被曹操杀于雍丘。张邈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

桥瑁:随袁绍起兵讨董卓,吕布至虎牢关,绍命瑁等八路诸侯迎敌。王匡军败,幸得瑁、袁遗两军皆至,救匡,布方退。后兖州太守刘岱,问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瑁,尽降其众。

袁遗: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前扬州刺史陈温死,袁绍使袁遗领扬州,袁术击破之。遗走至沛,为兵所杀。

鲍信:李傕等人控制朝廷后,以献帝名义命曹操与鲍信镇压青州黄巾起义,于是两人在寿张迎击黄巾军,鲍信拼死救出曹操后为敌所杀。

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张超:广陵太守。董卓弑帝,超从曹公檄文,起兵讨卓。后随兄邈投吕布,城为曹公破,超自刎。

陶谦:曹操的父亲经过徐州,谦欲结好太祖,遣部将张闿护送,闿贪财而杀嵩全家。后曹操讨伐陶谦,谦请求孔融、刘备救援。后病笃,三请备治徐州。

马腾:李傕、郭汜秉政,腾受献帝诏,封征西将军,同韩遂讨傕,因短粮,败,退还西凉。后帝为曹公劫,往许都,腾入朝,与董承受衣带诏,回西凉备兵,密谋诛曹,然事败,腾遂据西凉。曹公用荀攸计,假诏引腾入京,腾入,与侍郎黄奎并谋讨曹,事泄,兵败被杀。

公孙瓒:讨伐战之后退守北方,因冀州地与袁绍争,交战多次,终为所败,于易京楼中引火自焚。

张杨:诸侯军散,杨还上党。建安元年,天子还旧京,杨以粮迎道路,遂拜为大司马。后太祖攻吕布于下邳,杨欲救之,为部将杨丑所杀。

孙坚: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将华雄击败;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因此与袁绍、刘表结仇。不久,孙坚在与刘表手下黄祖的交战中,中埋伏而死。

袁绍:袁绍乃十八路诸侯盟主,董卓迁都于长安后,便引诱公孙瓒进攻冀州,随后胁迫韩馥控制冀州。随后为扩大势力范围而相继占领青州、并州。于歼灭公孙瓒之后平定幽州,于河北建立起庞大的势力。为与曹操一决雌雄,遣七十万的兵越过黄河,之后却于官渡之战中被火烧乌巢,惨遭落败。之后与曹操在仓亭决战,败归后不久病死。

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魏国统一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