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衆所周知的是,澳大利亞近幾年來爲了刻意強化與美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幹出了許多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比如大幅提升對中國礦產資源的價格、跟隨美國來破壞華爲、追隨美國搞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等。對於莫里森此行,有媒體分析認爲,這是澳大利亞在爲加強其在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外交與軍事存在而努力,而此前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變得日益重要。

作者:闕興明;圖片來自網絡

衆所周知的是,澳大利亞近幾年來爲了刻意強化與美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幹出了許多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比如大幅提升對中國礦產資源的價格、跟隨美國來破壞華爲、追隨美國搞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等。澳大利亞如此不惜損害中國利益,已導致與中國的關係日漸遇冷。可剛剛傳出消息,澳大利亞又連幹了兩件有損中國利益的事。

5月29日,參考消息網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剛剛獲選連任的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將於6月2日起將訪問所羅門羣島。爲此,莫里森還專門發表一份聲明指出: “太平洋處於澳大利亞戰略前景的前沿與中心”。對於莫里森此行,有媒體分析認爲,這是澳大利亞在爲加強其在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外交與軍事存在而努力,而此前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變得日益重要。

顯而易見,莫里森心目中是在想當然的自認爲,所羅門羣島所在的南太平洋是澳大利亞一國的勢力範圍,而中國在該廣大海域發展外交、經貿關係,不斷在該地區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這便是在無形之中將澳大利亞的影響力反而從該地區排擠了出去。其實澳大利亞不久之前就暴露出了這種意圖,去年10月上旬,澳大利亞參議員康斯塔·威爾斯便在《澳大利亞人報》上撰文指出,中國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太平洋島國發展經貿合作關係是爲了打通進入“南太平洋的渠道”,還會讓這些島國背上沉重的債務。

中國從來就樂於在世界各地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不斷輸出經濟繁榮與和平穩定,因此包括莫里森在內的澳大利亞政客的這種心態無疑充滿了偏見、無知與傲慢。可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又使出了一記大招。就在5月29日有最新消息曝出,澳大利亞空軍准將理查德·歐文對媒體表示,在爲期3個月的“印太奮進-2019”聯合演練行將落幕之際,澳方有準航母之稱的“堪培拉”號主戰戰艦在兩次經過南海時,先後都遭到了中國軍方戰艦的嚴密監視。

據澳大利亞媒體披露,澳軍方還帶着非常具有揶揄意味的口吻描述,澳方軍艦在航行過程中曾經與中國海軍軍艦進行了“專業且友善的互動”。事實上,澳大利亞糾集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以及斯里蘭卡等多個亞洲國家主導的此次軍事演練,不僅時間長,而且活動的海域廣,一直從印度洋擴展到南海海域。這對中國是存在一定的挑釁意味的。

其實澳大利亞近年來對中國的挑釁言行十分常見。且不論追隨美國迫害華爲這種經濟層面的事,軍事方面的事也不少見。早在去年5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訪澳期間,時任澳總理的特恩布爾便與之發表聯合聲明,稱澳法兩國要在印太共建一個軍事“軸心”,其目的就是要平衡中國的海洋活動。接着在當月底,澳軍方高官莫蘭還相當露骨的稱,只有發動全面戰爭,才能將中國海軍勢力“從被他們正在加強軍事部署的島嶼逐出”。

近日以來,除剛剛結束不久的“印太奮進-2019”聯合軍事訓練而外,澳大利亞還跟隨美國、日本以及韓國在西太平洋舉行了一場“太平洋先鋒隊”四國演練,時間自5月23開始將延續6天。其中,日本海上自衛隊便放話,稱“此舉旨在通過4國軍事合作來'牽制'中國”。既然日本釋放出了這種論調,那麼同是參與方的澳大利亞也自然持這一目的了,無疑就是爲了借美國及日韓的軍事實力來試圖對抗中國在西太的軍事力量。

目前在澳大利亞新一屆大選已塵埃落定之際,之前就相當無視中澳關係大局的澳自由黨-國家黨執政聯盟再次贏得選舉,看來本來就不具熱度的中澳關係勢必又要加劇降溫了。此次澳大利亞兩手出擊,既想削減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又派軍艦在中國近海宣示武力,便預示了將來中澳關係絲毫不樂觀的發展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