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考慮師範生招生規模,校內教師教育資源整合、辦學水平等因素,合理調整培養院校的師範專業佈局,分層定位,提升培養規格層次。到2022年,山西將基本構建以師範院校爲主體,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爲主的師範生培養體系,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

5月13日,從省教育廳傳來消息,爲積極適應實施教育現代化對教師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山西省決定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到2022年,山西將基本構建以師範院校爲主體,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爲主的師範生培養體系,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

山西重點支持太原師範學院、忻州師範學院建設,主要圍繞這些方面

1.優化整合師範生培養院校佈局。改變培養院校多而分散的現狀,綜合考慮區域佈局、層次結構,形成5所左右以師範生培養爲主體、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的培養院校。支持1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依託學科優勢,成立教師教育學院,爲高中階段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研究生層次教師。重點支持太原師範學院、忻州師範學院加大教育碩士學位點建設力度,山西師範大學教育博士學位點建設力度。

2.合理調整培養院校師範專業佈局。綜合考慮師範生招生規模,校內教師教育資源整合、辦學水平等因素,合理調整培養院校的師範專業佈局,分層定位,提升培養規格層次。支持特殊教育學科發展,鼓勵師範本科院校、山西醫科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積極創造條件開設特殊教育專業。

3.調整師範專業招生規模。根據高中教育的師資需要,適度增加學科教學教育碩士的招生規模。針對義務教育師資隊伍結構性缺編的現實,合理調整學科招生結構,控制師範本科生的招生規模,向小學全科教師、初中“一專多能”教師的培養傾斜。學前教育專業擴大招生規模,本科和專科並重,在“確保數量、兼顧質量”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本科層次培養比例。逐步擴大職業教師教育、特殊教育專業的招生規模。

4.賦予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的用人自主權,建立健全符合教育行業特點的教師招聘辦法,有條件的地區,可試行先面試、再筆試,提高新教師的崗位適應性。探索優秀師範畢業生推薦就業制度,優秀畢業生可通過雙向選擇方式到中小學幼兒園任教。面向師資補充困難地區,實行師範生到崗退費。

5.擴大高校用人自主權,以教師教育優先爲原則,配足配齊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教師,制定特殊政策引進優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擔任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

山西重點支持太原師範學院、忻州師範學院建設,主要圍繞這些方面

6.爲緩解中小學幼兒園特別是農村學校師資不足和結構性、臨時性短缺問題,培養院校要根據各地需求,選派優秀師範生到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實習支教。按照培養層次對應原則,優先選派教育碩士到高中教育學校支教,本科師範生到義務教育學校支教,專科師範生到幼兒園支教,累計支教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學期。支教期間,培養院校和支教地要安排優秀教師加強對師範生的指導和管理,支教地要安排好師範生的生活,確保支教師範生安全。

7.嚴格師範專業准入,中等職業學校(含中技校)不得舉辦師範專業,高等職業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不新設師範專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