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北京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錦都家園公開搖號儀式現場。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8日電(記者 邱宇) 近期,北京首批入市地塊的限房價項目即將開始銷售,7日,北京市住建委發佈相關政策並徵求意見。

北京市住建委發佈的《關於加強限房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擬規定,限房價項目銷售時如與周邊同品質商品房差價較大,整體收購後轉爲共有產權住房。這兩種住房有何區別?新政對購房者和樓市又有何影響呢?

什麼是限價房和共有產權房?

北京的住房模式非常多,很多人搞不清這兩種住房到底是什麼。

限房價項目,是指按北京市“限房價、控地價”方式競得土地的開發建設項目。2016年北京“930新政”提出這一土地出讓方式,在嚴控地價的同時,對項目未來房價進行預測,試點採取限定銷售價格並將其作爲土地招拍掛條件,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持部分住宅作爲租賃房源,滿足城市居民租房需求。

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哪種限房價項目要轉成共有產權房?

《通知》擬規定,限房價項目可售住房銷售限價與評估價比值高於85%的,由開發建設單位按限價規定自行銷售;比值不高於85%的,由市保障房中心收購轉化爲共有產權住房。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限房價項目拍地的時候規定將來銷售限價爲4萬元/平米,後來進行評估的市場價格爲5萬元/平米,前後兩者相除得到的比值是80%,低於85%。那麼這個項目就將轉成共有產權住房。

也就是說,如果限房價項目的價格明顯低於周邊商品房價,就將被收購爲共有產權房。

根據《通知》,85%的比例並非一成不變,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市場變化和銷售狀況適當調整。

資料圖: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某小區外景。中新網邱宇 攝

受影響的限房價項目多嗎?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中新網記者,有可能有產權變化的,只有最稀缺的核心位置的房源。

“有影響的其實只有位於五環內的少數項目。整體看,最多有10個項目有可能會被轉成共有產權,五環外項目轉變可能性都不大。”張大偉說。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北京分析師李震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說,對於目前已經推出的限價房地塊,僅有少量項目或將受到影響。

對購房者有何影響?

從《通知》內容來看,既堅持了剛需優先,又兼顧改善需求。

《通知》擬規定,收購轉化的共有產權住房,具備本市共有產權住房購房資格的家庭均可申購,其中項目所在區戶籍和在項目所在區工作的本市其他區戶籍、非京籍家庭作爲優先組配售。

具備共有產權住房購房資格的家庭選購後仍有剩餘房源的,市保障房中心可向具備本市購房資格的無房居民家庭進行銷售,其中建築面積大於140平米的住房可向具備本市購房資格的居民家庭進行銷售。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祕書長陳志指出,對於申請共有產權房的家庭而言,多以無房或收入偏低家庭爲主,對於有一定收入又無房,想要一步到位置業的家庭,在梯隊中也是靠前的。制度上更多的是優先保障無房家庭,對於無房的和需要改善的但又符合條件的家庭也給予一定的考慮。

民衆在2017年北京春季房展會上的某樓盤展臺諮詢。中新網程春雨 攝

對樓市有何影響?

有人提出,85%比值的規定,是否意味着政府認爲將來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從而會造成限房價項目與周邊商品房的價差?

對此,北京市住建委方面指出,《通知》的目的是爲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李震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從官方的解釋可看出,這一政策主要還是爲了控制土地出讓價格、防止出現“地王”,並對周邊房產定價做出引導。

談到對樓市的影響,李震認爲,政策落地後,經由政府收購的共有產權房,大大壓縮了限價房的牟利空間。也將打壓很多購房者“買到就是賺到”的“非住”動機。使得限房價項目真正迴歸“房住不炒”的目的。

張大偉說,共有產權房可流轉,但投資屬性非常弱,未來通過共有產權小戶型作爲跳板,獲得升值的概率已經非常低。(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