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高中时期,看《死亡诗社》觉得这与当今教育体制下的我们有奇妙之同,但现实里基丁老师没有出现,我们这一代肩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头顶改革开放以来父辈对子辈的强制式梦想、日益形成拜金主义价值观、想着以后过稳定的生活,而影片中追求自我、“抓住今天”的疯狂行为、对诗歌的浪漫渴求、激情与梦想的绽放,于我可谓醍醐灌顶。《死亡诗社》是1989拍摄的一部励志题材电影,主要讲述威尔顿预科学院里,新来的基丁老师鼓励学生在传统、荣誉、纪律、优秀的四大支柱下,突破教育体制追求独立思想与自我的一系列事件。

《死亡诗社》影评:独立灵魂的觉醒,改变他人是一种灾难

《死亡诗社》是1989拍摄的一部励志题材电影,主要讲述威尔顿预科学院里,新来的基丁老师鼓励学生在传统、荣誉、纪律、优秀的四大支柱下,突破教育体制追求独立思想与自我的一系列事件。

先谈谈电影内容吧,故事背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保守主义运动高涨,故电影中那种传统风气的出现,纵与一向追求民主自由的美国形象有所出入也不足为奇。那一代的“父辈”大都经历过二战后经济建设及空前壮大,所以影片中父辈对子辈说“你知道你现在有多好的机会吗”(或类似训话)是掷地有声,从而成为子辈不得不被鞭策前进的“铁”的缘由,父辈和学校领导属这一派别;基丁老师作为新来的老师,思想个性、自我、反传统,不难看出是四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过来人。

在人物上,不论基丁老师引导学生们“抓住今天”时的活力涌现,还是学生们撕书、站在讲台上的惊讶,还是逃离校园到山洞诵诗时的兴奋、第一次突破自我的挣扎与狂喜、后来的屈服而不忍,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影片的出色之处在于,当学生们追求自由、独立、个性的时候,必须直面现实、权威、体制,而且是单枪匹马,他们必须权重自由与前途,每追随基丁老师一步,就要昂首挺胸向磨难前进一步。而基丁老师,最后也不得不面临“学生因幻灭而自杀”这件极端事件。所以,《死亡诗社》不同一般反对传统、向往独立的励志影片,它更着重对现实挣扎的表现、“新旧”两派的直面撞击。

其实我看过很多遍这部电影,由此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觉悟。

初中高中时期,看《死亡诗社》觉得这与当今教育体制下的我们有奇妙之同,但现实里基丁老师没有出现,我们这一代肩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头顶改革开放以来父辈对子辈的强制式梦想、日益形成拜金主义价值观、想着以后过稳定的生活,而影片中追求自我、“抓住今天”的疯狂行为、对诗歌的浪漫渴求、激情与梦想的绽放,于我可谓醍醐灌顶。当时我父母也说“你梦想是什么等你念完好的初中高中大学再说”,长辈也说“你看看大伯三叔生活稳定所以你现在的任务是读书千万别想其他事情”。

所以看着影片中,学生们往讲台上一站,我热泪盈眶。那时候我也在讲台上站过,感觉确实不一样。后来有了梦想,也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的梦想也无关金钱,甚至带有浪漫主义的幼稚意味,但没关系,我至少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我想,这源自《死亡诗社》给我的精神力量。

而今,大二了,再看这部影片,触动点在于学生们每惊讶“这与我预设的生活不一样”时两难抉择的犹豫。人啊,越长大,就越想追求稳定,觉得所谓“疯狂”是年少无知者的行为,以这样的情愫去看基丁老师带领孩子们开怀放肆时喜悦、抚摸那本残损的本子时痛哭、被撤职后幻灭,更深感同情。我终于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部“鼓励人们追求自我”的电影,更是拷问“人应不应该改变他人”的电影。

《死亡诗社》里,学生追随基丁和“诗社”,有些是迟疑地跟随,有些是仅好奇,更多是一时狂喜,后来有人更把这延伸到爱情、梦想。他们大多都受父母驱使,来这所学校是为了升学。基丁老师虽然给了他们独立思想,但其实擅自改变他人,甚至改变他们的前途与人生。在那个时代,个性和独立思想非常危险,因为“垮掉的一代”刚刚过去,所以许多人都回到保守派寻找归宿。

那群解放了的学生,也许从此痛恨体制,痛恨传统,与生活中的“保守派”作斗争,并很可能因此颠沛一生。当他回想起来,万一觉得,如果那时候他没有叛逆,只是循规蹈矩地升学、工作,会不会过上更好的人生?这一命题,只有成熟了才恍然大悟。

是的,就像最后那个“告密”的学生,他就是一心归于传统的人;在某一幕,学校的院子里基丁老师呼吁大家走自己的步伐,也有学生行使不走路的权利;最后学生站在课桌上向老师道别,也有人默默坐着上课。这不是明显的正反派对立,而是——轻易改变别人,即使是向积极,亦可能为他们带去灾难。我们不能轻易评判他人一生,正如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对我的评判。

不过,至少我渴望,在我的人生里,出现一位船长,哦,我的船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