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高中時期,看《死亡詩社》覺得這與當今教育體制下的我們有奇妙之同,但現實裏基丁老師沒有出現,我們這一代肩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頭頂改革開放以來父輩對子輩的強制式夢想、日益形成拜金主義價值觀、想着以後過穩定的生活,而影片中追求自我、“抓住今天”的瘋狂行爲、對詩歌的浪漫渴求、激情與夢想的綻放,於我可謂醍醐灌頂。《死亡詩社》是1989拍攝的一部勵志題材電影,主要講述威爾頓預科學院裏,新來的基丁老師鼓勵學生在傳統、榮譽、紀律、優秀的四大支柱下,突破教育體制追求獨立思想與自我的一系列事件。

《死亡詩社》影評:獨立靈魂的覺醒,改變他人是一種災難

《死亡詩社》是1989拍攝的一部勵志題材電影,主要講述威爾頓預科學院裏,新來的基丁老師鼓勵學生在傳統、榮譽、紀律、優秀的四大支柱下,突破教育體制追求獨立思想與自我的一系列事件。

先談談電影內容吧,故事背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保守主義運動高漲,故電影中那種傳統風氣的出現,縱與一向追求民主自由的美國形象有所出入也不足爲奇。那一代的“父輩”大都經歷過二戰後經濟建設及空前壯大,所以影片中父輩對子輩說“你知道你現在有多好的機會嗎”(或類似訓話)是擲地有聲,從而成爲子輩不得不被鞭策前進的“鐵”的緣由,父輩和學校領導屬這一派別;基丁老師作爲新來的老師,思想個性、自我、反傳統,不難看出是四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過來人。

在人物上,不論基丁老師引導學生們“抓住今天”時的活力湧現,還是學生們撕書、站在講臺上的驚訝,還是逃離校園到山洞誦詩時的興奮、第一次突破自我的掙扎與狂喜、後來的屈服而不忍,都表現得相當出色。影片的出色之處在於,當學生們追求自由、獨立、個性的時候,必須直面現實、權威、體制,而且是單槍匹馬,他們必須權重自由與前途,每追隨基丁老師一步,就要昂首挺胸向磨難前進一步。而基丁老師,最後也不得不面臨“學生因幻滅而自殺”這件極端事件。所以,《死亡詩社》不同一般反對傳統、嚮往獨立的勵志影片,它更着重對現實掙扎的表現、“新舊”兩派的直面撞擊。

其實我看過很多遍這部電影,由此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覺悟。

初中高中時期,看《死亡詩社》覺得這與當今教育體制下的我們有奇妙之同,但現實裏基丁老師沒有出現,我們這一代肩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頭頂改革開放以來父輩對子輩的強制式夢想、日益形成拜金主義價值觀、想着以後過穩定的生活,而影片中追求自我、“抓住今天”的瘋狂行爲、對詩歌的浪漫渴求、激情與夢想的綻放,於我可謂醍醐灌頂。當時我父母也說“你夢想是什麼等你念完好的初中高中大學再說”,長輩也說“你看看大伯三叔生活穩定所以你現在的任務是讀書千萬別想其他事情”。

所以看着影片中,學生們往講臺上一站,我熱淚盈眶。那時候我也在講臺上站過,感覺確實不一樣。後來有了夢想,也一直堅持到現在,我的夢想也無關金錢,甚至帶有浪漫主義的幼稚意味,但沒關係,我至少擁有自己獨立的靈魂。我想,這源自《死亡詩社》給我的精神力量。

而今,大二了,再看這部影片,觸動點在於學生們每驚訝“這與我預設的生活不一樣”時兩難抉擇的猶豫。人啊,越長大,就越想追求穩定,覺得所謂“瘋狂”是年少無知者的行爲,以這樣的情愫去看基丁老師帶領孩子們開懷放肆時喜悅、撫摸那本殘損的本子時痛哭、被撤職後幻滅,更深感同情。我終於意識到,這不僅是一部“鼓勵人們追求自我”的電影,更是拷問“人應不應該改變他人”的電影。

《死亡詩社》裏,學生追隨基丁和“詩社”,有些是遲疑地跟隨,有些是僅好奇,更多是一時狂喜,後來有人更把這延伸到愛情、夢想。他們大多都受父母驅使,來這所學校是爲了升學。基丁老師雖然給了他們獨立思想,但其實擅自改變他人,甚至改變他們的前途與人生。在那個時代,個性和獨立思想非常危險,因爲“垮掉的一代”剛剛過去,所以許多人都回到保守派尋找歸宿。

那羣解放了的學生,也許從此痛恨體制,痛恨傳統,與生活中的“保守派”作鬥爭,並很可能因此顛沛一生。當他回想起來,萬一覺得,如果那時候他沒有叛逆,只是循規蹈矩地升學、工作,會不會過上更好的人生?這一命題,只有成熟了才恍然大悟。

是的,就像最後那個“告密”的學生,他就是一心歸於傳統的人;在某一幕,學校的院子裏基丁老師呼籲大家走自己的步伐,也有學生行使不走路的權利;最後學生站在課桌上向老師道別,也有人默默坐着上課。這不是明顯的正反派對立,而是——輕易改變別人,即使是向積極,亦可能爲他們帶去災難。我們不能輕易評判他人一生,正如我們無法理解他們對我的評判。

不過,至少我渴望,在我的人生裏,出現一位船長,哦,我的船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