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清初权臣,早年战功赫赫,历事三朝,顺治皇帝遗诏任命的辅政大臣,在辅佐年幼的康熙期间,鳌拜集团权势滔天,排除异己、把持朝政,严重的威胁到皇权,最后被康熙革职抄家。让人意外的是,康熙皇帝对如此权臣却没有下必杀令,而是关起来任其慢慢老死,理由是鳌拜对前两任皇帝事忠并且有战功。战功切不论,康熙不杀他其实是因为鳌拜是遏制多尔衮野心并保证顺治一脉坐稳江山的主要功臣。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鳌拜先是支持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但因为豪格自己不小心被多尔衮抓住话柄导致失去继位资格,于是多尔衮就做好准备自己上位,当各主要势力争论不下时,又是鳌拜带领效忠皇太极的一批两黄旗将领携手以武力威逼多尔衮并表示:"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最后逼得多尔衮不得不让步,同意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这才有了顺治皇帝。

在多尔衮摄政期间,由于鳌拜不阿附多尔衮,坚决效忠顺治皇帝,所以遭到多尔衮集团的残酷打击迫害。

顺治五年二月,鳌拜随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没多久就被卷入多尔衮集团陷害豪格的案件当中,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顺治七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从顺治五年到顺治七年,短短两年时间,鳌拜有功无赏、无罪受罚,三次论死,备受打压。幸亏没多久也就是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病死,否则鳌拜估计迟早被多尔衮搞死。

综上所述,鳌拜做为满清"天子自将之师"两黄旗的重要将领,不但在皇太极时期战功赫赫,更是在顺治登位时有拥立大功,又因为忠心顺治敢于和权势滔天的多尔衮斗争多次遭受残酷打击,多次被论死。即使如此险恶环境下,鳌拜依旧没有迎合多尔衮,正是由于有以鳌拜为首的两黄旗将领坚持抗争,才使得多尔衮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废掉顺治,而没有顺治皇帝就没有康熙皇帝,所以康熙在议罪鳌拜时,念及鳌拜拥立和保护顺治的功劳,力排众议,最终只是囚禁而没有杀他。

一家之言,和谐探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