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前,我们的饮水水源太小,全村喝水要实行轮流制,每次每户可以蓄水4个小时,4天轮一次,如果哪家放水时水管出现问题,就要在第二轮才可以蓄到水。枯水季节,蓄水4个小时也不够一家人用4天,饮水存在很大困难。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后,再也不需要轮流蓄水,而且水量多、水质好,我们相当满意。”提起新的饮水工程,云龙县长新乡长春村上登头村民小组村民杨发强告诉记者。

长春村上登头村民小组有24户村民,5年前就接通了自来水,但由于水源枯竭、管网老化,全村人只能轮流蓄水,才能勉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为彻底解决全村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初,该村实施了投资5.8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找了新水源,建了过滤池、蓄水池,并对管网进行了改造,项目实施后,村里的群众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工程投入使用后,为确保饮水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上登头村民小组分成4组进行轮流管理,每组义务管理1个月,水管出问题时,村民小组长就打电话给负责本月管理的人,由他们及时进行维修。除了特殊情况外,一年四季都不会出现问题。

据了解,长春村自古以来旱情就比较严重,特别是乡政府所在地的长春坡,虽然20多年前就依托人饮工程项目接通了自来水,但随着集镇逐渐扩大,人员不断增加,原来的供水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2014年县水务局挂钩长春村后,把缺水问题作为首要解决的大事,积极向上争取,并于2016年投资980多万元在长春坡修建了日处理500方的自来水处理厂,于2017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项目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长春坡五个村民小组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也保障了集镇区居民的生活用水。

长新乡是云龙县典型的干旱缺水乡镇,一直以来人畜饮水比较困难。2013年以来,该乡通过项目带动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共实施了40多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1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乡150多个自然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

近年来,云龙县把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从“十一五”开始到“十二五”末,先后解决了约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入“十三五”以来,该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从2015年开始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计划在5年内进一步提升改善14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不断提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让山区群众喝上放心水。

目前,云龙县已经连续2年完成了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将按照云龙县三年扶贫行动计划要求,实施投资5027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5136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以及水质不达标问题。(赵雪梅)

来源:大理日报

编辑整理:陈文

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关注大理日报数字报

△广告

△广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