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反正我是看不慣

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8.89億,而據4月24日企鵝智酷發佈的《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超過80%的用戶在微信上有過工作行爲,其中一線城市57.5%的受訪者使用微信辦公。微信+微信羣,已成爲中國最主要的工作溝通工具。當你工作以後,你的朋友圈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客戶、同行、異業合作伙伴,甚至去髮廊剪個發,那位叫Jack、Tony、Daniel或Leslie的理髮師也會讓你加一下微信。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反正我是看不慣

於是,朋友圈慢慢從“熟人社交”變成了一個“泛關係社交”。官方把這些新增好友叫“泛好友”,實際上你和他們很可能只是泛泛之交,只有三天的交情,工作談完便不再聯繫。微信好友中,屬於工作關係的聯繫人將越來越多。

我認爲,只展示三天的人無非是以下幾種想法。第一種,真的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生活內容。但是我覺得這種人應該比較少,畢竟如果不想讓自己的生活曝光的話,可以選擇直接關閉朋友圈。第二種,想要吊人胃口。我認識的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大部分是比較混的開,私生活及其豐富的那麼一類人。他們通過只展示三天朋友圈來表現自己的高冷,以此爲方式博得許多人的好奇,並且能引起部分人羣的注意。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反正我是看不慣

其實,如果真的是想回避一些之前的往事,選擇只展示半年或者將部分朋友圈內容設爲自己可見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做法。既能隱藏一部分自己不想被大家所看到的東西,也不會讓人覺得奇怪或是厭惡。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反正我是看不慣

總而言之,朋友圈提供的價值在逐漸流失,變成了四不像的廣場,充斥着我們精心打造的理想狀態和不夠真實的信息流露。這也是微信從熟人社交邁步到半熟人社交的無奈結果。而只展示三天動態這個功能,正好滿足了很多微信用戶對於自我隱私的需要,即不用屏蔽他人傷了和氣,也不會被人翻到前面的歷史。給了自己和他人更多的認識空間,畢竟朋友圈永遠不會是完整、真實自我的表達,走出朋友圈才能認識瞭解更真實的人。

微信朋友圈只展示三天的人到底是什麼心態?反正我是看不慣

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內心波瀾選擇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內容,其實都是關掉了真實面對自己和別人的通道,當看到好友和愛人的朋友圈只向你展示三天內容的時候,誰不會失落呢?

相關文章